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 » 书法 » 正文

汉唐盛象——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原碑拓本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21  浏览次数:1629   状态:状态
展会日期 2013-02-01 至 2013-02-08
展出城市 南城
展出地址 东莞艺展中心C1座美协南城分会综合展馆
展馆名称 美协南城分会综合展馆
主办单位 南城美协
承办单位 南城美协

展会说明
 古碑帖经典法书原拓展之

回望碑贴刻石在书法艺术史上的传承与发展

 

从最早出现的甲骨汉字可知,“刻”在汉字初创期就与之紧紧联系,继而从刻篆、刻隶、刻魏碑、刻楷、刻行草;从刻龟甲到刻金石、刻碑、刻帖、刻印章——不管是中国文字字体演变过程中,还是书法艺术的自为阶段到自觉阶段,作为一个潜在推手的作用,都不曾消失过。

 

相传,“碑”原是宫庙中拴马的石柱,“墓碑”是下棺时的支架,后来才刻字以记事。汉以来,碑石已不是实用性而是纪念性的。

“碑”的刻工很重要,一些碑上面署有其姓名,可见为时人所重。相传颜真卿怕石工不佳,而亲自刻石。可见,“刻”对“书写”的理解和认知的重要。也因此可见,“碑”的书法基本属于“写”的范畴。

 

“帖”是指帛、竹、纸、简上写的字,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经过历代书家的努力,“帖”也由实际交往工具转变为观赏对象。

“帖”的兴起,大致与行书的发展有关。草出于隶,行出于楷。行、草书是一种简便的写法,作草稿、通信之用。后逐渐被人收藏保存作观赏之用。历史上的契机是魏晋的禁碑运动。王羲之以“字”换鹅,不是当“书”来保存文字内容,而是当用“字”本身来珍藏。王的各帖,只有《兰亭》是好文章,其余其大多内容没有什么意义。

由流连碑碣墓志到观赏名家墨迹,说明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正在不断的深入。

名家墨迹得来不易,保存也不易,普及更难。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碑”与“帖”结合起来,“碑”可以拓下来拿回家中,“帖”也可以刻在石上再“拓”下来保存——“碑帖”终于成了一家。

史传王羲之亲刻《乐毅论》,智永摹刻《兰亭》,至少说明收藏墨迹之风已开。唐代“摹搨”和“石刻”的方法并用,刻石拓出来等于复印印刷——捶拓术已经发明。世传唐拓《十七帖》、南唐《澄心堂帖》果真,由可以为证。现在所能见到的刻拓是北宋的《淳化阁帖》(原石在西安碑林),是真正的阁帖之祖。而后官私各家帖,包括现在还在出版的《三希堂法帖》,在培养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方面有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阁帖”的流传,本由保存墨迹,后来却产生了另外的趣味,有时候甚至是墨迹所不能替代的,更不是其它印刷方法所能淘汰的——“阁帖”不仅把“刻”的技巧重新“书法艺术化”,而且把“捶拓”也吸收到书法艺术中。成为一种观赏书法的特殊形式,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帖”把“碑”吸收进来,使“碑”的趣味发生了变化,是原石不能具有的趣味。

“碑”成了“帖”,成为“书”的一种,由宗庙山林而置于案头,实物性减少而文化性增加。碑让人震动,帖让人品味。

帖在较大的范围内可以个人所有,这样欣赏者与欣赏对象的关系也发生的变化。山林宗庙之碑是公众的特权的,不是“我”的。阁帖的出现,不但秘玩,还要供赏。是一种比较超脱的文化态度。“碑帖”与“我”成了一种相对亲切的关系。

“碑帖”的“黑底白字”是原石和墨迹所没有的。即使印刷技术普遍后,阁帖系统仍然使用阴刻文字,可见黑底白字独特趣味的不可改变。

时间久远所致的碑刻文字的模糊,为明清书家所创造的涨墨技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朦胧美,给欣赏者提供了自由联想的空间。

即使近人墨迹易得,仍有将墨迹刻石捶拓的,或许因为,黑字白底平时易见,黑底白字反而难得可贵的缘故。主要的还是“碑帖”的流传,已经形成一种传统的欣赏书法艺术的习惯,已不能比别的形式替代。

“碑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较长的时间内甚至占压倒性的地位。是历史的遗存,是文化的载具,是综合雕刻、书写、文学、历史、捶拓等,集实用、观赏、文献于一身的艺术门类。

 

位于陕西的西安碑林,是北宋元佑年间,为保存儒学经典石刻“开成石经”而兴建。经过历代的收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质艺术品宝库。上自秦汉唐,下至元明清的名家名作,现存石刻千余方。

本次展览展出的碑帖,主要从书法艺术的角度,集选出中国书法史上各时期的大家的经典代表作品,以供书法喜爱者和从事书法工作的书家观赏和借鉴,以期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传统书法艺术和文化市场的繁荣。

 

观赏碑帖,有如深夜我们仰望宇宙星空,直觉其浩瀚,深邃,广远……

 

                                  杨召草拟于咸阳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少均
电话:13712630333
 
[ 展会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按分类浏览
美术 (99) 书法 (20)
摄影 (3) 文学 (3)
戏曲 (0) 舞蹈 (0)
影视 (3) 雕塑 (1)
设计 (0) 工艺品 (2)
家居饰品 (0) 宝石玉器 (2)
红木家私 (0) 创意公司 (5)
陶瓷 (4)
 
最新展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