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乡土田园
-------张志安书画瓷艺回顾展
展出时间:5月15日--6月15日
开幕时间:5月15日10:30分
展出地点:东莞艺展中心A馆4楼山外山
前 言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认识到生命短暂,是生命最粗浅的觉醒,而体悟人生痛苦和烦恼乃是人生最深刻的哲学。
古往今来,天下之事风云离乱,王朝更迭,又有天灾人祸,勾心斗角之事,太平之岁常不愈百年。国民之文化亦基于此。中国的人生哲学大抵只为如何解除烦恼,其一为乐观主义,从正面做扩张的工夫,如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为可以从治人心而治天下,遵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模式,在世俗界施行礼乐之教,倡导群治,把人群向普遍的道德境界提升,以形成更广大的由伦理秩序制约着的人群即理想国家;其一是悲观主义,从负面做收缩的工夫,如道家的庄子,以为世俗是一不断变化的名利场,以短暂人生追逐变化之名利,会遭遇无穷无尽之喜怒哀乐,不利于养生且难以逍遥,况且教化绝非万能,因此奉行“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的人生态度。佛教更是以人间为万般苦难,众生在生死轮回间苦苦挣扎而无由解脱,触目惊心,誓发宏愿要破除烦恼,解脱众生或者自救。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庄子.齐物论),黎民百姓养孤长幼,迎往送来,吊死问疾勤苦如此;士人多贫,亦平常事也,因之人人心中有一片理想田园,是精神栖息之所。如西方人向往牧歌,向往夜莺为之歌唱的田园般和谐的王国一样,在这一王国里,世界不是作为局外人反对人类,人类亦不互相对立,而是相反,世界与所有人皆糅合到唯一的、同一的物质里。在这个心底田园里,每个人都是巴赫壮丽的赋格曲中的一个音符。
张公志安,一介儒士,生遇乱世而能自救,时逢盛世而能自持。人品高迈、名重阳羡。
生前尝以布衣自处,雅好诗词,寄情翰墨。历经风云变迁,惯看世态炎凉,晚年画入妙境,笔底玑珠发人深省、启人智慧。画山水皆田园风情、有彭泽先生之襟抱,画花鸟虫鱼皆田园所见,有童雅之趣或有乡井之思。尤善画鸡,以鸡喻人生百态,无不尽妙。曾结集一册取名“心底田园”,表达了一代儒士的精神向往。跋语、题句与画面紧密结合,或针砭时弊,或莞而幽默,或引人悲概… …
农民的精神田园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文人的心底田园,没有喧嚣,清净无为。付之楮墨,或“畅神”或“体道”。悠悠天地里,萋萋草间活,是众生的悲凉,也是文人独善其身的写照。万物卑微而欣欣向荣,人生卑微而尊严犹在。庄周之放达,儒教之中庸,佛家之谛观无不折射出人性的光芒。这种光芒历经代代儒士而生生不灭。
当今之世,信息空前繁盛,中国又处在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电子媒体、数字媒体,皆以图像的形式深刻地改变着文化生态和艺术的感性方式,同时城市化之迅疾发展,带来了以娱乐性挑战传统艺术功能的大众文化渐次消弭了人的精神,蒙昧了人的心灵成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然而乡土正日渐消失,精神家园也一片荒芜,心灵蒙尘,菩提未长,繁华社会不过虚有其表。
斯人已逝,作品尚存,真如照见,仁者遇之必开般若之花!
馆长 卿安
201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