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增(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艺术管理系主任)
艺术管理学是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高度发展进程中,融贯多学科研究并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有序转换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到艺术学、艺术史,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政治学,政策与法规,演艺与大众传媒,博物馆收藏及艺术展示等。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世界瞩目!在全球化背景中,中国在社会生产与物质消费方面达到非常高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中国和世界已经前所未有地融为有机整体。
今天,在这个时代迅速叠变,全球化、数字化、图像化时代,世界经历了全球化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后,各国正掀起一股国家与民粹主义思潮,当数字化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汹涌而来的时候,当人类面对人工智能与基因研究和量子共振研究所具有的颠覆性思维变革时期,物质的生产消费和不平衡贸易引发非同寻常的心灵焦虑,也侵蚀着日常的生活方式,浸润慰藉着人们心灵与精神的文化生产与消费凸现出独特的意味!艺术管理教育将面临何种挑战?如何激发跨文化的多学科语境的艺术管理教育进行宏观文化战略性思考?如何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
西方艺术管理教育在其百年艺术市场的传统背景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个成熟、完整的教育体系。在国内,随着艺术品商品化,艺术产品的市场化发展,各类博物馆、艺术场馆、艺术机构、组织数量大增,社会与市场急需专业的管理人才。如何培养具有文化担当,深远独特的眼光和视角,经验丰富,具备专业水准的国际型艺术管理精英?
今天,对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艺术管理专业建设刚刚起步,艺术实践和社会需求等相关领域已经发展走到了学院教育的前面。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特别是智能化时代艺术管理开展的可能性和方式、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管理教育学科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探讨、艺术管理机构与院校交流机制与人才供需、文化政策与产业化运作对艺术管理的影响,成为今天全国艺术管理教育开拓者,专业艺术机构、媒体和文创产业领域精英的专业话题。
在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倡导“多元、跨界、智能、创新、共享”理念,展开新时期多维度“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共享新时代文化资源的模式探讨,如何在新时代突破地缘、文化、城乡和行业壁垒藩篱,以互联互结的智慧,共同激发当下艺术生产、艺术教育向社会化文化资源转换,强化艺术管理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是全民提倡创新和构建文化自信的机遇。
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现代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摇篮!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风雨,岁月流转,人事代谢,而初心不变。学院秉承“行健、居敬、会通、履远”校训,营造“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环境。针对国内艺术管理教育发展势态及战略定点的需求和增长契机,学科齐全,并不断完善学科发展格局。中国美术学院秉承学院优良传统,担当引领型和示范性责任,在人才培养和国家文化战略方面,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创新。2015进行结构性改革,根据学科门类规划,创建十所二级学院。其中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作为特色创新学院,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视觉艺术管理、美术教育和艺术鉴藏人才。学院设置艺术管理系、艺术教育系、艺术鉴藏系。艺术管理系设置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传播管理、艺术经济研究,以及文化产业研究、跨文化推广等研究方向。教学目标强化艺术人文和理论综合修养素质,拓展综合学术视野,夯实艺术文化核心价值以及研究方法论。2017年艺术管理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专业招生代码(130102T),这一专业的正式设置,今后将会有更多的院校把艺术管理作为学科专业的重要增长点来进行规划和发展。在时代的征程中,艺术管理及其教育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深入研讨学科发展,落实课程设置,推进不同艺术门类专业课程的制定和并持续开展基础性的课程建设,完善学科结构,建构较为全面的东方艺术管理教学体系。
近期一系列文化政策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向我们预示着新一轮文化经济热潮的到来!文化产业预计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依照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文化市场,艺术管理专业发展余地巨大,人才稀缺,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世界性推广!
艺术管理共同体倡导多元互通,共享共荣,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必将为当代中国发展塑造新的格局、为艺术管理开辟新的境界。
20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