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物天地 » 正文

刘红军会长关于《中华砚文化汇典》编撰工作的讲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30  来源: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浏览次数:637
刘红军会长在临朐砚文化论坛上关于《中华砚文化汇典》编撰工作的讲话(2018年9月27日)(摘录)尊敬的各位嘉宾、砚界朋友们:大家下午
 刘红军会长在临朐砚文化论坛上

关于《中华砚文化汇典》编撰工作的讲话

(2018年9月27日)

(摘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砚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委员会与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临朐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在临朐联合举办中国红丝砚精品展和书画展,并组织砚文化学术论坛交流活动。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围绕砚文化委员会正在组织编撰的《中华砚文化汇典》工作,向大家作一下介绍,以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合力推进。

《中华砚文化汇典》是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导,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委员会主持主编、组织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汇典》编撰工作启动于2012年7月,至今已经6年了。原称《中华砚文化大典》,通过听取各方意见和反复调研论证,今年5月经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改为《中华砚文化汇典》。下面,我就围绕《汇典》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为什么要组织编撰《汇典》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促使我们做这件事,一是上级有要求,二是社会有需求,三是我们有追求。

上级有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软实力。十九大报告又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年,国家还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砚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编撰《中华砚文化大典》完全符合党中央的精神,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的实际举措。

社会有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增大,消费的重心也从物质需求转移到了精神文化层次上,全国掀起了文化发展的热潮。从砚台文化方面看,这几年来,通过一系列活动宣传,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了砚台、了解了砚台、喜欢了砚台,有很多人想研究砚台文化,但却找不到一本系统的书籍。而且一个砚种在一个地区可以形成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打造一方名片,各级政府和领导支持,地方百姓拥护,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看,喜欢砚台和收藏砚台的人多了,建馆办展的多了,精品砚台、有收藏价值的砚台价格还在不断升高,这充分反映了社会有需求。因此,编撰《汇典》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盛世修志、恰逢其时。

我们有追求。 砚台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珍品;砚台历史很久远,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砚台的文化内涵很丰厚,博大精深。许嘉璐会长从文化的角度对砚台有个定义:“砚台是智慧之天池、文墨之海洋”。我们在这几年的研究过程中,对砚台也有三句话的定位,即:砚台是记载中华文明的工具;是承载中华文明的载体;是研究中华文明的遗存。几千年来,使用砚台的人很多、喜欢砚台的人很多、收藏砚台的人也很多,但真正研究砚台文化的人并不多。尽管中华砚文化博大精深,但至今还没有哪个朝代对它进行系统地总结。到了我们这一代,砚台越来越不被人重视,如果我们不去梳理总结,可能后人就更难了。我们编撰《中华砚文化汇典》就是想完成前人没有干过的事,对中华砚文化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总结,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填补空白。目的就是总结前人,引导后人,为子孙后代留下点遗产。可以肯定,这部书写好了,不仅功在当代,还会利在千秋,功德无量!我们人生一世能干好这么一件事,就足可引以为豪,没有白活一场,这就是我们的追求。

二、编典坚持的基本原则

《汇典》编撰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全面系统真实的原则。 编撰《汇典》,系统总结中华砚台文化、为砚台文化的传承提供参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的崇高事业,不是为了出名图利。我们要求所有编撰人员要站在整个中华砚台文化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为某个地域或某些个人争得失,更不允许把书写成某个地方、某个单位或某个个人的宣传册。要最大限度地搜集整理砚文化历史资料,横向上涉及砚文化的方方面面,纵向上要系统梳理,使用的理论证据要充分、实物要保真可靠,不能似是而非。要广泛征求砚界专家学者意见,拿不准的坚决不能上书,力求全面系统真实。

二是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的原则。 砚台基本是按砚材产地来命名的,然后再论及坑口、质地和色泽。由于我国行政区域的不断调整,有些砚种究竟属于哪个地方的,出现了一些争议。比如歙砚(歙县和婺源),红丝砚(青州和临朐),澄泥砚(山西降州和河南虢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按照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认定。歙砚产自古歙州,而古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当时,歙砚石材的产地主要以婺源龙尾石为最优,所以歙砚也称龙尾砚。后来,休宁县、祁门等县产的砚台也称歙砚。歙砚是个大概念,龙尾石砚外的砚台可否作为歙砚的不同坑口来对待,不必为此争论不休,既影响出书进度,也影响砚友们的感情。青州红丝砚是以青州府命名的,是老祖宗起的名字。青州府既包括现在的青州市,也包括临朐县,原砚材出自现青州的“黑山红丝石洞”,清代后以临朐境内的老崖崮为主产区,两产地应属同一地质结构下的不同坑口,同属青州红丝砚。编撰人员要跳出自身地域的局限,按照既尊重历史,又尊重现实的原则,客观的反映历史和现实,防止以偏概全,争论不休。其它有争议的问题都应按此原则进行处理。

三是求同存异的原则。 求大同、存小异,是我们在编撰《汇典》中应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中华砚文化从来就没有一部系统权威的论述,对一些问题存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对已有充分论据、大多认可的就确立下来;对有不同看法、又一时难以搞清的,就把两种观点摆出来,留给读者和后人去参考借鉴,修改完善。相信后人一定比我们更聪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因此,对不同认识,不同观念,要能够包容、正视。《汇典》是砚界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只有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才能更加顺利推进《汇典》编撰出版工作。

四是力求完美的原则。 编撰《中华砚文化汇典》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必须树立精益求精的理念。这样一部巨作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制式,统一写法,统一发行,绝不能自以为是,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按照我们审定的编写大纲执行。在编写过程中,要尊重科学,尊重内行,内容要反复推敲,不要怕麻烦,不要怕修改。虽然最后成书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大家一定要奔着精品力作、尽善尽美的目标去努力,充分体现《汇典》应有的水准,尽可能少留遗憾。编撰《汇典》是组织行为,不是个人行为,它要有标准、有权威性,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任何一篇文章、一本书都是要经过反复修改的。因此,主观上要力争完美,但客观上很难完美。我们不能怕不完美、或怕有人挑毛病就不敢干。也要有经受别人说三道四的思想准备,想吃螃蟹就不要怕夹,书出来就是胜利,有问题我来承担。

三、编典进展情况

确定编撰《汇典》后,我们分四个步骤推进。一是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编撰结构。 我们编撰《汇典》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指示精神,系统挖掘和整理我国丰富的砚文化资源,对中华砚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非常经典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力求全面系统、完整齐备,尽力打造一部有史以来内容最为丰富、涵括最为全面、卷帙(zhi)最为浩瀚的中华砚文化大百科全书,以填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空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制定了《编撰大纲》,全书共分八卷,每卷设基本书目若干册,分别为:《砚史卷》《藏砚卷》《文献卷》《砚谱卷》《砚种卷》《工艺卷》,《铭文卷》和《传记卷》,基本涵盖了砚文化各方面内容。二是确定组织结构、分解编写任务。 《汇典》编撰一经确定,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已批复列入“重点文化工程”。我们专门成立了三个委员会:一是编审委员会。由国家著名的学者、专家组成,名誉主任许嘉璐是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并亲自作总序。二是编撰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人,每卷设编撰负责人和作者。作者都是我国从事砚台文化工作的行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研究成果。三是编务委员会。成员由砚文化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工作人员和关心支持《汇典》编撰出版的人员组成。他们在《汇典》的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出钱出力,做了大量的协调和具体落实工作。三是加强协调、督促落实。 参与编撰的砚界专家、学者近百人,期间,我们与作者保持不间断沟通协调,齐心协力推进编撰工作。几年来,编撰人员克服各种困难,查阅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了意见建议,尽心尽责编撰成稿。四是修改完善、出版发行。 今年以来,委员会把编典作为首要任务,组织人员对书稿进行修改完善,并与人民美术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人民美术出版社领导表示将集中力量把《汇典》出好。目前,已完成书稿30余本,其中有8本已进入了出版程序,有10余本已成书送审,还有一些正在修改完善。成绩很显著,我们感到很振奋。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位编审、主编及相关人员共同克服重重困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砚种卷》主编关键老师,半路接手,卷目最多,难度很大,既当主编又是作者,他逐人逐册落实,反复联系指导,亲自修改完善,原定13卷增加到21卷,现已大部分完成。刘克唐老师将山东的几十种砚台资料综合到一起形成一卷《鲁砚》,受领任务后,很快就写了出来,而且站位很高、姿态很高。同时,还负责对鲁砚其他砚种文稿的审改任务。欧忠荣、黄海涛负责的《文献卷》和《铭文卷》,是非常难的分典,要从浩瀚的书海中,像大海捞针一样把有关砚台文化的论述挑出来,很不容易。王正光、赵粤茹夫妇,参与了《汇典》的设计谋划,并负责《工艺卷》的编写任务,夫妇齐上阵,值得我们学习。还有胡中泰、王守双、刘祖林、柳新祥等同志以及多数作者,都对编写、整理等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就是没有直接承担编写工作的彭祖述、陈国源等老同志,也给出了不少好主意,难能可贵,令人感动。正是由于我们有这样一批热心砚文化的志愿者,有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责任,我们的编典才有今天的成绩和局面。这是上百人共同努力、不为私利、无私奉献的结果。

这里还有个事要说下,当我们费了6年时间,30多本书稿已经完成,胜利在望的时候,据说有人企图私自抢先出版,抢夺我们的胜利果实,明目张胆的挖我们墙角。个别作者急功近利,假公济私,不讲诚信。对此,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如果他们胆敢这么做,我们决不会坐视不管,坚决和他们斗争到底,抢出的书不准再编进《汇典》,而且将通过法律等途径捍卫版权问题,让失信者声誉扫地。

四、下步工作安排

《中华砚文化汇典》编撰工作已进行到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决心:集中主要精力,举全会之力,在时间、人员和经费上重点倾斜,按照成熟一卷出版一卷的原则,重点抓进度、抓责任、抓质量,定人定时,加快推进,确保编典工作取得突破进展。计划今年完成6-8本,明年完成20本左右,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

《汇典》共计50余卷,目前,我们分四个层次组织推进:一是对进入出版程序的8本,由常务副会长张国兴、办公主任李杰以及每本书的作者,组成若干三人小组,负责与出版社对接沟通,根据出版要求调整修改,盯紧出版全程。二是对可进入送审程序的书稿,整理编印,逐本送编审委员会审改。三是对已完成书稿,并经编务委员会审核的,在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四是对正在编撰修改的,及时跟进督导,明确成稿时限,共同推进落实。

年底这6到8本印出来后,我们计划在明年初的北京全国书市上举办第一批新书发行仪式。以后,每年在春、秋季国家组织的书市上举行新书发行仪式。当初编撰《汇典》的消息发布后,砚界很多朋友涌跃参加,几年来,每位作者都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会里研究:决不能让作者吃亏,基本想法是:一是让作者在新书发布会上签名售书,提高知名度;二是每本书给作者一万元的资料费;三是给每位作者赠送一整套《汇典》;四是按照相关规定给作者发放稿费;五是作者购本人编著的那本书给予最大的优惠。要让我们的作者即能出名又能得利。

同志们,《中华砚文化汇典》编撰出版发行,恰逢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好时代,我们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深信,在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针指引下,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有我们砚文化委员会和众多专家老师的共同努力,一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世之作、精品力作,必将高标准高质量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们也必将永远载入史册。

 
 
[ 文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