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24日在该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针对此前中新社报道“广州粤剧院总经理余勇呼吁把粤剧写入教材”一事回应道,目前广东省正在积极争取中小学和高中阶段教材区域化、本土化。若这一愿望能实现,教材里有粤剧的一席之位,也不令人奇怪。同时参加会议的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也表示希望能早日实现。
广州粤剧院总经理余勇去年7月在广州一公众论坛上表示,为让学生和青年人都学会看广东大戏,让粤剧更普及,他提出要把粤剧写入教材,走进课堂。
被中国已故总理周恩来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在此前刚刚收入到广东“岭南文化十大名片”中来,然而这并不能掩盖粤剧在广东遇到的尴尬。
余勇曾透露,看粤剧的观众人次正在逐年下滑,并成为“老年人专用”。很多年轻人觉得粤剧唱词拖沓,无法引起共鸣。而号称粤剧发祥地的广东佛山也难挡萧条,如今也开始不再排演粤剧。同时,也因为周期长、回报慢的行业性质,导致粤剧演员出现断层。
对此,方健宏表示,很希望粤剧进入中小学的课文里。“粤剧是广东,甚至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在东南亚、海外享有盛誉,现在又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我们去年都有呼吁,作为文化部门当然有这个愿望。”
而身为教育部门官员的魏中林认为,什么东西可以进学校,什么东西不可以进学校,对于像粤剧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来讲没有断然的界限。
“广东粤剧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如果优秀的精华部分以某种形式进入学校,进入课本,应该说不是不能实现的事情,但是以什么方式进入,进入以后,又和别的文化课程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这需要统筹考虑。”魏中林透露,目前广东省正在积极争取中小学,甚至高中阶段教材本土化,他认为,教材的多样化肯定是一个趋势,在多样化当中,有粤剧的一席之位。这也意味着,粤剧有望进入当地的中小学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