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西湖路骑楼建大佛寺广场消息传出后,备受市民关注。昨日,广州市规划局就大佛寺北面建绿化广场涉及骑楼保护问题进行回应: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时期,现存大殿为清代建筑,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北侧沿西湖路的骑楼大致为民国时代遗存,有其历史价值但不属于规划的骑楼保护段。广州市规划局有关人士认为,专家建议大佛寺扩建要融合现有骑楼保护因素,希望区建设部门在下阶段的广场设计中予以吸收。
去年已批准该计划
据了解,大佛寺扩建工程在2009年就曾在广州市规委会上讨论过,但当时因专家意见不统一,规划最终没通过。去年开始,西湖路骑楼街商铺和住户就开始搬迁。大佛寺佛教文化中心大楼规划设计,已在11月18日正式通过。但现实中,市民和专家多呼吁不能拆除西湖路骑楼街扩建大佛寺,那么该规划又是怎么通过的呢?
广州市规划局有关人士称,按照《文物保护法》,文物要按程序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文物主管部门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并依法严格进行保护和建设。市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文化保护单位大佛寺殿保护规划》,该规划对大佛寺的整体形制、建筑体量进行的研究和控制也是在文物主管部门指导下经过慎重考虑而确定的。
2010年,广东省政府批准该《保护规划》,包括在建设控制地带内规划北广场。依据该上位规划,广州市规划局批准了大佛寺修建性详细规划。
有价值但未列保护
日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在微博上发起的“告别西湖路骑楼街”消息引起热议。12月7日,《信息时报》对西湖路骑楼街是否能留存保护作了报道。
昨日,广州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就此回应称:大佛寺始建于南汉时期,现存大殿为清代建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北侧沿西湖路的骑楼大致为民国时代遗存,有其历史价值但不属于规划的骑楼保护段,而且该段骑楼同时又位于省级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
规划局建议:大佛寺广场设计应吸收骑楼元素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和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等规划专家都认为,保护西湖路骑楼街不能简单计较其建筑本身是否有很大历史价值,而是作为一种历史街区肌理要得到尊重,骑楼是广州很有特色的文化组成,不能一边建设文化新城,一边破坏原有的特色文化。他们希望,大佛寺扩建至少可以保留西湖路骑楼外立面。
对此,广州市规划局昨日表示,根据《广东省文化保护单位大佛寺殿保护规划》和批准的修建性详规,拆迁骑楼后的用地不在大佛寺扩建用地范围内,是规划建设的对公众开放的绿化广场,在项目立项文件中的名称为“西湖路绿化广场”,由越秀区建设和市政局组织工程实施。
关于绿化广场在具体设计中能否融合现有的骑楼保护元素,广州市规划局认为,很多专家的建议都是富有建设性的,希望区建设部门在下阶段的广场设计中予以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