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采茶戏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是源于广东北部山区节庆灯彩歌舞的地方民间小戏。以韶关市为中心,主要流行在粤北的南雄、始兴、曲江、仁化、乐昌、乳源、新丰、连平、和平、龙川、河源佛冈、清远、英德、连县、连南连山等县。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连阳调子等三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1959年统一称为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亦有两百多年。
据清乾隆年间李调元(南越笔记)载:“粤俗岁之正元,饰儿童为采女,为队十二人,人持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縆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
清朝乾、嘉年间,粤北和粤东北流行唱采茶,府县志书及文人著作多有“唱采茶歌”、“歌十二月采茶”、“采茶歌尤妙丽”等一类记述。农村艺人组织调子班、灯班、大茶班,划地作场,由1男1女或1男2女登场表演,边唱民间小调边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称唱花灯、唱花鼓。后来艺人运用花灯歌舞的曲调去演唱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的故事,如《装雕》、《夫妻采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马为主要特征的程式动作,这时人们称之为“三脚班”、“采茶戏”。
根据调查,清朝已有连县的何家子弟堂调子班,南雄县的里溪灯班,曲江县的老乐群英、乐群英大茶班。
清末民初,粤北地区的采茶戏逐渐由农村走向省内省外的市镇演出,本省和外省的一些剧种也常来这些山区县份演出,通过与江西、湖南一些剧种的交流,采茶戏的音乐和表演得到丰富,在原来的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陆续编演了《壶瓶记》、《九莲宝灯》、《八宝山》等人物情节比较复杂的古装戏。后来调查挖掘出这时的流行剧目有150多个,如《打柴头割鲁基》、《磨豆腐》、《双双配》、《卖杂货》、《打狗劝夫》、《阿三看姐》等,还有少量的神话戏和公案戏。粤北采茶戏最兴旺时有专业戏班30多个,职业艺人200多人,其中刘吉增、沈松、潘金凤、刘荣华、钟南石、唐任喜、谢启池等享有声誉。
民国32年(1943年)后,由于战乱动荡,粤北采茶戏渐趋衰落。
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于1957年组建粤北民间艺术团,1959年改名粤北采茶剧团。与此同时,曲江、翁源、南雄、连县等县也建立专业采茶剧团。这些采茶剧团收集整理粤北采茶戏的传统艺术,共得传统剧目200多个,音乐曲调200多首,同时举办演员培训班进行传统艺术的研究革新工作。
50、60年代,粤北采茶戏的演出剧目相当丰富,其中一部分是经过整理改编、具有剧种特色的传统剧目,如《补皮鞋》、《装画眉》、《王三打鸟》、《哨妹子》、《钓蛤》、《借亲配》等;另一部分是为了扩展剧种的艺术表现力而移植改编的剧目,如《牛郎织女》、《刘三姐》、《红叶题诗》等;还有一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刘介梅》、《玛瑙山》、《血榜恨》等。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对传统艺术进行了认真的继承革新,广泛借鉴其他戏曲剧种和话剧的长处,粤北采茶戏艺术获得了全面的提高。罗发斌、何瑶珠、何胜祥、谢福生等,成为这个时期深受观众欢迎的演员。
1966年,粤北采茶戏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演出活动,直到1976年之后,才开展正常的演出、研究和创新活动。
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创作、改编、整理而演出的一批剧目,如《女儿上大学》、《称心花》、《阿三戏公爷》、《人生路》、《青峰山传奇》等,既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又在广东省的多项评奖中屡屡获奖。舞台上也涌现出吴燕城、陈联凤、蓝兴朗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