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青藏高原,北有秦岭逶迤,南有乌蒙磅礴,自古出巴蜀,只有东出夔巫三峡水路一条。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铁路建设高潮时,四川人民也热切盼望早日建成出川的铁路。而外国列强早已觊觎四川这块宝地,都想揽办与控制该省铁路的建造与营运。一时间,英、法、德、美等各国使臣与财团代表,纷纷游说清廷与四川地方大员,均以借款造路为请。为严拒外国列强染指四川铁路,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奏请川人自筹资金修建铁路,获清廷批准。1904年官办川汉铁路公司成立,1907年3月改商办。川汉铁路最初规划从成都起,经重庆、万县,到达湖北省的宜昌,再由宜昌经当阳、荆门、襄阳,在应山县的广水与京汉铁路衔接,全程两千多公里。
1908年11月,詹天佑(1861—1919)被任命为川汉铁路总工程师兼驻宜昌会办。他深知,这是一项较京张铁路更为漫长也更为艰巨的铁路工程。此时,詹天佑尚不能离开京张路工。1909年4月,川汉铁路宜万段副总工程师颜德庆(1878—1942)先行前往宜昌。颜德庆原系京张路工的优秀科技人才。詹天佑频繁地与之书信往还,有时一日连发两三封信,了解川汉铁路的筹建情况并给予具体指导。1909年10月,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1月詹天佑即南下宜昌,12月10日主持川汉铁路首段工程宜万段的开工典礼。1911年初,詹天佑赴广州就任粤路公司总经理,但仍兼宜万段总工程师。他通过颜德庆,继续对川汉铁路的建筑工程作出种种指示,但这种局面很快就结束了。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5月20日,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清政府强行收回商办铁路,对外出卖路权。川、鄂、粤、湘各省保路运动爆发,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为保路同志军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川汉铁路被迫停工。从1909年举行开工典礼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川汉铁路首段宜昌至万县段,完成铁路线路60余公里,其中可通行工程列车线路17.3公里,实属不易。
国家图书馆9月15日开幕的“东方的觉醒——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馆藏珍贵历史文献展”上,展出了国图珍藏的《川汉路信底函稿》一册,约300页。主要为詹天佑主持修筑川汉铁路期间的英文信底函稿,起自1909年4月,讫于1912年初,系詹天佑哲嗣詹文裕捐赠。其中最主要的收信者为颜德庆,其余有天津瑞记洋行范科尔巴、汉阳钢铁厂总办李维格等。主要内容有:关于川汉铁路宜万段沿江路线的选择,专用机车研制构想及川汉铁路山道机车选型,中国青年铁路工程师的培养以及对清政府强行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的不满等。
1911年5月21日,他在给颜德庆的信中写道:“邮传部正在收回所有的铁路干线,是善是恶,终将有报。我强忍着不做任何评论,而每一个人都和我一样,洞悉此事。”面对清政府一意孤行,镇压保路运动,詹天佑对中国铁路的未来忧心忡忡。在6月13日给颜德庆的信中写道:“至于四川铁路的未来,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人将予接管,而对中国人来说,则无任何希望。因此,我们如果再花费心思,那将如修筑空中楼阁,毫无意义了。我们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所有的好命运均已离开中国人而去,而我们必须甘心居于次等地位、二等地位?不!!!比这还坏。”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詹天佑任川粤汉铁路会办,协助孙中山先生制定十万公里铁路计划。1914年,为落实孙中山《建国方略》中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詹天佑重新着手勘测,选取新线路。但直至他逝世,这条铁路仍无踪影。
新中国成立后,修建川汉铁路再次被提上议程。2003年12月1日,宜万铁路奠基仪式在恩施举行。2010年12月宜万铁路通车,中国人百年的梦想终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