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岭南文化 » 正文

红色广州的烽火岁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26  浏览次数:2691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标志雕塑手握钢枪 费大洋/摄记者在全总旧址引子在近现代革命时期,广州是一座光芒耀眼的城市,从三元里大捷,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标志雕塑——手握钢枪 费大洋/摄

记者在全总旧址

引子

在近现代革命时期,广州是一座光芒耀眼的城市,从三元里大捷,到黄花岗起义,从广州起义,到工人阶级领导省港大罢工,再到中共三大……它几乎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全部历程。

这座城市用鲜血记录光荣和自豪,甚至路名也携带硝烟:先烈路、起义路、解放路……

事实上,广州的革命道路并不如最后解放大军进城那样摧枯拉朽,其间的跌宕起伏、庞杂繁复,若想从根本上理清,用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黄惠生的话来说,“起码先读两三年资料!”

所以,我们的探访也只能是选取几个重要节点,来折射广州革命的艰辛困苦,折射新中国成立的筚路蓝缕。

【寻访圣地】

广州

【寻访理由】

从三元里大捷,到黄花岗起义,从中共三大,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到广州起义、省港大罢工,广州城几乎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全部历程。

■探访节点:

长堤大马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起义旧址

■探访理由:

广州起义在中国大城市里建立起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工农红军的旗号第一次打出,5700名烈士血祭革命

广州起义:枪杆子里出政权

长堤马路:解放军进广州

 巧合极了。

 6月26日晚11时许,广州珠江北岸长堤大马路。抵穗不久的我们刚刚安顿好,一迈出酒店大门,发现街道完全变样了:

道路两旁的楼房上插满了红旗,一幅幅老广告招牌覆盖住了原来的霓虹灯,一列身着解放初期黄军装的士兵正在整齐行进,路边竖起各种红色标语:“欢迎大军解放广州”、“广州人民团结起来”,路口红绸布围裹的拱门上,从右往左写着:“广州市人民庆祝广州解放”。

广州起义:城中燃起战火

人民军队的成立,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

1927年12月11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举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城市暴动--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黄惠生认为,广州起义是广州革命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黄惠生说。

广州起义的纪念地有两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广州起义旧址(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两处均位处闹市,却不失沉静。起义旧址隔壁便是广州市公安局,而烈士陵园的“红陵旭日”是“羊城新八景”之一。

刑场婚礼:爱共理想不朽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在肃穆庄严之外,也有平和的生活气息。

6月27日下午,细雨中,不少成双成对撑着伞的情侣,或在烈士雕像前注目、拍照,或在青松翠柏间徜徉。“不少广州新人拍婚纱照会到这里取景呢!”虽是周末,烈士陵园的讲解员陈蓉蓉还是热情地接待了记者,“自己的爱情在革命烈士前见证,或许会更为坚贞吧!”

广州起义的烈士中也有一对著名的情侣,即《刑场上的婚礼》中的主角。男主人公原型周文雍是广东开平人,广东工人运动主要负责人,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工人赤卫队总指挥,广州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女主人公陈铁军,出生于佛山一个华侨商人家庭,1922年投身革命,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妇女委员。

1928年1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两人双双被捕。敌人严刑与利诱并用,两位共产党员不为所动,国民党当局判处他们死刑。临刑前,两位烈士将敌人的枪声当作自己婚礼的礼炮,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用生命和爱情谱写出一曲千古绝唱。

国际纵队:生命谱写血谊

陵园的标志性建筑是正对大门的雕塑--紧握手中枪。“广州起义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并称为1927年的三大起义,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领导者总结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陈蓉蓉很通俗地介绍了广州起义的意义。

陵园最重要的瞻仰点无疑是烈士陵墓。“天气晴好的时候,旭日从圆拱形的墓包上升起,非常壮观!这就是新八景之一'红陵旭日'的由来。”即使细雨迷蒙中,围绕这芳草离离的烈士陵墓瞻仰一周,仍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的慨然。

陵园一侧,是中苏血谊亭和中朝血谊亭。“广州起义也有'国际纵队'的加入。崔镛健等150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为纪念在起义中牺牲的国际友人,1957年建陵园时,特意建立了这两座纪念亭。”陈蓉蓉说。

工农红军:烈士血染羊城

相对于瞻仰陵园的感性认识,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旧址,则能对起义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旧址从南到北有三幢主楼,中间的2层小楼,是广州苏维埃政府的办公室旧址,当时起义的领导人张太雷、杨殷、周文雍、陈郁等曾在此办公。中国大城市里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后人誉为“东方巴黎公社”)就在这里诞生。

“纪念馆恢复开放才半年多,新增了不少珍贵展品。”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部主任朱晓秋带领记者参观了纪念馆北楼,这座小楼在起义中是工农红军指挥部,现在是纪念馆的主要展厅,陈列着150多件珍贵文物,350多张历史图片。

“这条广州起义工农红军所佩戴的红领带放在仓库里多年,现在才刚刚展出。”朱晓秋感慨地指着一件件珍贵文物:毛泽东亲笔修改的《战争与战略问题》手稿、周恩来关于广州起义的谈话记录手迹材料……“虽然展出的是文物仿真制作,但我们都有原件。”

朱晓秋告诉记者,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于1927年12月11日,在省委书记张太雷和苏兆征、叶挺、叶剑英以及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下,发起了以教导团、警卫团和工人赤卫队为主力的工农兵联合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达3万多人。

“经过浴血奋战,起义军占领了珠江北岸大部分地区,并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发布了《告全国工农群众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宣言》,提出了对内对外的革命政纲,得到了广大工农兵群众的热烈拥护。”朱晓秋介绍。

当年12月12日,国民党反动军队在帝国主义支援下大举反扑,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部队主力于12日晚被迫撤出广州,其他起义者坚持战斗到13日下午,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广州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红军'的旗号,对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朱晓秋说。

一问之下,是在拍电影--珠江电影厂和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拍摄的建国60周年献礼片《秋喜》,正在拍摄解放大军进广州城的镜头。

“广州的革命遗迹太多了,从解放军进城的长堤大马路,到西头的海珠桥,可以说广州处处都有革命故事。”拍摄现场负责人成一斌很自豪。

■探访节点: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探访理由:

这里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

独立的工人阶级首先在广州出现

革命从此换新天

省港大罢工展露工人力量

从近现代开始,广州的地位就日渐重要。这座常开中国风气之先的城市,经济越来越发达--至少在鸦片战争以前,广州的商品经济就已经在国内首屈一指:清道光年间,广州已有纺织工场2500个,合计工人5万人。

“广州庞大的工人队伍、蓬勃的工人运动孕育了共产主义小组的诞生。”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廖穗霞简单介绍了广州工人运动的历史。“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是1921年3月成立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我国最早建立的6个共产主义小组之一。”

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

工人阶级诞生了

越秀南路89号,全国总工会旧址。历经80多年岁月打磨,革命气息依然浓郁。一座两层的西式洋房,门口矗立着“廖仲恺先生纪念碑”和“工农运动死难烈士纪念碑”。一楼是礼堂,现在完全按照当年第二次劳动大会时的模样陈设--相当简陋,几十张木长椅,一个讲台,最多也只能容纳百十人。

“就是在全总旧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廖穗霞介绍。

就在这个简陋的礼堂,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选举了林伟民、刘少奇、邓中夏、苏兆征、李立三、李森、刘尔崧等25人为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会以林伟民为委员长,刘少奇为副委员长,邓中夏为秘书长。由刘少奇主持日常工作。

至此,工人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出现了。

省港罢工的震撼

真正的考验很快来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不到一个月,“五卅惨案”发生。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广州临时委员会和中共广东区委根据中央关于声援上海人民斗争的指示,决定指派邓中夏、黄平、杨殷、杨匏安、苏兆征组成党团,到香港组织罢工。

6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力配合党的部署,成立了“工农兵商学援助上海被难同胞联合会”,并决定在翌日举行游行。6月2日,广州各城镇50多万学生居民走上街头举行了集会和游行。

6月23日,罢工工人和各界群众10万余人在广州东校场集会,追悼上海死难同胞,抗议帝国主义暴行。当游行队伍途经沙基路时,突然遭到沙面租界英法军警的机关枪扫射,停泊在白鹅潭的英、法军舰也开炮轰击,当场打死50多人,重伤170多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沙基惨案的发生,更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义愤,更多的工人加入罢工行列。到6月底,省港罢工人数达25万。”在一个工人纠察队的袖标前,廖穗霞告诉记者,为了有效地领导罢工,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广东区委发动罢工工人选出代表,组成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作为罢工的最高议事机关。

“省港大罢工坚持了16个月之久,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属罕见。”廖穗霞说,省港大罢工不仅锻炼了党的组织能力,更让工人阶级的力量第一次震撼展露。

 

 
 
[ 文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