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是团结,凝聚。特别是离开自己原来的故乡,在他乡的时候,这种关于乡情的文化精神就会更加强烈的凸显出来。更何况是离开自己的国家,漂洋过海到异国去。广东本身就是侨乡,境内的侨乡也很多,潮汕是,梅州是,其他不少城市也算是,但是江门五邑,作为侨乡,它是真正具有这种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地域,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落中最深刻最典型的印记。
江门,因地处西江与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而得名。原来只不过是新会的一个墟集,十七世纪因商贸的发展而兴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成立北街海关,为当时广东八大海关之一。1925年,被定为省辖市。1983年定为省辖地级市。2002年,新会撤市设为江门一个行政区,江门,才成为了真正的五邑侨乡的“侨都”。
在江门,差不多户户有华侨,家家是侨眷,甚至许多村的主要经济来源、许多居民赖以生存的就是侨汇,而中西合璧或纯西洋风格的建筑在江门更是村村都有,随便指着间大屋问屋主,通常被告知,屋主去国外了,说话的口气淡淡的,就仿佛是去邻居家串门去了。据说现在江门五邑在国外的华侨、华人与港澳台同胞,几乎和江门五邑的总人口一样多,几乎就是又一个“海外五邑”。所以,如果想不碰到一个自己的五邑同乡都很难。
江门的海外移民历史时间很早,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黄巢起义就有人随阿拉伯商船下南洋。南宋末年,宋元新会崖门大海战,为逃避元军追杀,大批人再次流亡海外。明代的起义、清初的“迁界”等事件,许多居民都选择了冒险出洋谋生。晚清时,或被“卖猪仔”,或为淘金寻梦,漂洋过海到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地挖金矿修铁路,后来被称为“金山阿伯”;而且江门海外移民的人数众多,据统计,从1840年至1876年仅输往美国的“契约华工”,就有12.4万人。而根据1999年的统计,祖籍五邑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有367.93万人,约占全国海外侨胞的1/10。
早年移民海外的五邑人,凭借着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顽强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不少人在当地扎下了根,并获得了相应的政治经济地位。他们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断对家乡进行着经济影响。江门五市的第一家发电厂、电灯公司,第一条铁路、行车公司,第一家医院、学校,第一家机械生产企业,绝大多数是由华侨投资兴建的;过去江门各村镇最热闹的墟镇往往是由华侨率先开发的;江门最早一条铁路新宁铁路是由台山华侨陈宜禧筹建,这也是我国第二条商办铁路,七十多年前,巴金在一篇散文里描述了他对这条民营铁路的美好记忆,一直生动地保留到今天。“到了潭江,火车停了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我看着这一切,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正的诗。”
今天,我们行走在江门宽广无垠的乡村田野上,繁华若梦的城市建筑间,时不时可以看到见证当年那段移民历史的最重要的遗迹——碉楼。走过青翠的山冈,一片绿色的稻田,一方荷塘,一座或几座高大的碉楼常常蓦的就出现于视线之中,是那么的突兀,与众不同,总让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感觉。它们随意的散落于其中,大多人去楼空,长满野草,甚至长出了一棵树,默默的,孤独的,顽强的耸立着,宛若一个个沧桑遗世的老人。
“喜鹊喜,贺新年,阿爸金山去赚钱;赚得金银千万两,返来起屋兼买田。”流传至今的侨乡民谣,生动地描述了当年华侨远渡重洋海外谋生后,回到生养的故乡建房置业的情形。碉楼,就是他们所建造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房子。那些华侨们不遗余力地向国内寄钱寄图纸,让家乡人按图纸建起西式大屋、骑楼和碉楼,西式大屋和骑楼在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也可见到,但是有着罗马式敞廊和欧洲中世纪城堡式屋顶的碉楼,却是江门独一无二的。它那奇特而孤独的造型让所有的过路者一见钟情。
有人曾经想过,要把五邑一带的碉楼都看一遍,但随后就发现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里的碉楼太多了,差不多每个村都有两三座,多的甚至有十多座。在开平碉楼最集中的塘口镇,随时抬头环顾四周,都可看见数座碉楼,当你被其中一座吸引,向它走去,更多的碉楼又出现在视野里。
五邑碉楼,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几乎各市区都有。从江门到会城,一座“余庆楼”就竖立在车水马龙的冈州广场上。而从新会司前上高速公路时,路口吉江里的村后,又闪现出一座“保安楼”的身影。往台山经过水步镇时,十字路口豁然可见“水步碉楼”,在夕阳下金光灿灿。而在恩平一个偏远的高元村,狭窄小巷的尽头,一座前庐后楼连在一起的碉楼,如教堂般突兀在一片低矮的民居中,只是连村民也已叫不出它的名字了。
江门各地很早就有碉楼出现了,而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是在开平的塘口、赤坎、百合、蚬冈四镇,其中塘口共有536座,超过全市的1/4。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现存最古老的碉楼是迎龙搂,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后来,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碉楼兴起,鼎盛于二十世纪初。其建造的主要原因,一为防涝,二最主要的是为了防匪。
江门一带近海,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每遇台风暴雨,就有洪涝发生。碉楼高,对村民躲避洪水极有帮助。由于开平地处新会、台山、恩平和新兴四县边远交界处,向为“四不管”之处。而大批出洋谋生的华侨、侨眷和归侨的生活又较为富裕,所以匪患不断。碉楼甚至在抗日战争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碉楼的类型分为众楼、更楼和居楼(居庐)三种。众楼,是碉楼的最初形态,大都是村民集资兴建,遇水灾或匪盗村民就集中到碉楼避难。如开平现存最早的迎龙搂、马降龙村群落中的天禄楼、锦江里的锦江楼都是典型的众楼。更楼,主要是用来打更、放哨的,一般分布在村头或山丘上,因不少更楼设有探照灯,故又称灯楼。自力村的方氏灯楼就是最典型的更楼。居楼,是碉楼最鼎盛时期出现的一种形式,它既可防盗又可居住,多为家庭或家族所建,厅堂卧室一应俱全,外观华丽、造型讲究,文雅的便称之为“庐”,再加上楼主的姓名、字号或喜好,便有了各自的名称,是碉楼中数量最多、最具观赏价值的。建筑工艺最精美的享有“开平第一楼”之称锦江里村中的瑞石楼、碉楼群保存最完好的自力村中的铭石楼、云幻楼、“华侨园林第一园”立园中的“泮立”、“泮文”等,都是居楼中的佼佼者。
也许是因为在国外多年,长期耳濡目染,接受了欧陆式的建筑风格,但又骨子里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血液,不舍不弃,于是这些碉楼,呈现出中西合璧、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式样,由于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它们有着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券拱和铁雕、哥特时期的券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新文艺运动的装饰手法、乃至工业派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若隐若现的体现着中国硬山顶式、悬山顶式的建筑传统,表现了华侨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及审美情趣。而且这些碉楼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建筑相对集中、统一规划等特点,它们大多零散地分布在华侨各自祖居的村落、故里,这也与华侨返乡希冀光宗耀祖的传统心理有关,他们互相攀比,各显神通,逐渐形成了乡村田野间这样一道道美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如今,绝大部分碉楼常常都是空置着的,铁将军把门。碉楼是孤寂的,埋没在岁月荒草之中,更多的是一份美丽的孤傲。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透过每一座碉楼貌似冷漠的外表,我们都可以发现印记着五邑人的足迹,在每一座碉楼的后面,都隐藏着五邑人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故事。
有人说,一部五邑华侨史,便是一部华侨爱家爱乡爱国的历史。从辛亥革命积极捐款支持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到回国参加起义,血洒黄花岗;从抗日战争历时五年,筹款一百多万美元的“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到新加坡甚至出现卖子救国的感人事迹。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涌现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明代理学家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一生致力于读书、讲学;清代戊戌变法领袖梁启超,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大力宣传维新变法;“一代侨领”司徒美堂,早年旅美追随孙中山,毕生致力于革命,是中国致公党创始人;“中国飞行之父”冯如,是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以及世界第一位华人女飞行家张瑞芬;与陈铁军“刑场上婚礼”的周文雍;有中国美术界的一代“奇人”旅美华侨李铁夫,至今仍享有“中国油画第一人”的称誉……
“斜阳旧影处,游子梦乡情”,有一位年轻的华侨曾经说:“我离开江门也十多年了,如今,当我重新踏上这条乡村路时,寻觅的也许就是这曾养育了三百多万华侨的山山水水,是他们留下的碉楼、故居和一个个深深的足迹,是仍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侨乡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