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残墙断瓦上,海珠区沥滘村卫浩然、卫泰治两位八旬老人,凝视着空地上几块残缺的举人石、几根红砂岩柱子……几个月前,村里的玉溪卫公祠被拆,老人带着村民从工地抢救回这些物料。目前,两位老人正联系文物专家,希望能够重建玉溪卫公祠。
木板上的印记
村民希望城中村改造中能保留祠堂
400岁明清祠堂被拆
海珠区沥滘村即将900岁了,早在清代,这里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名村。今年4月23日凌晨,村内有着400年历史的祠堂——玉溪卫公祠被夷为平地。
村民们把玉溪卫公祠拆下来的九成物料运到卫氏大宗祠保存。记者在一堆“颓垣断瓦”中看到,东京木梁柱仍结实厚重,“当时村里雇了吊机才能运过来”。
文物专家崔志民根据祠堂的建筑风格推算是明清年间的建筑。其中一根木梁上刻写着“康熙丁卯年重修”字样,可见原建筑的年份更早。一些瓦当呈元宝、莲花状,正是明清风格。
对于村民来说,“祠堂没了,就等于没了祖宗”。祠堂是本土村民的根,无论在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本土居民对于祠堂的认同感未曾改变,甚至远居海外的子孙后代,每年都要回乡到祠堂拜祭。
目前,卫氏在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有宗亲约2000人,每年都回来拜谒祖先,“祠堂拆了,海外长大的子孙后代该去哪里寻根问祖”,村民说。
年届八旬的卫浩然、卫泰治在村里辈分颇高,说话很有分量。10年前,两位老人带头筹资200多万元,复建成古色古香、具有燕子斗拱的卫氏大宗祠。
八旬老者为祠堂重建奔走
去年,两位老人邀请专家现场查看村内各祠堂,促成广州市文化局作出对沥滘村古建筑群的保护政策,将村中13座祠堂列为保护对象。两位老人现在又为复建玉溪卫公祠而奔走。
沥滘村委副书记卫志雄说,已经和开发商交涉,希望对方赔偿祠堂重建资金200万元,一直没有谈妥。
一边是寻求保护,一边却是无奈的现状。沥滘村村民也承认,这里已不再是水乡沥滘,祠堂出租出去用作厂房的事也不稀奇。
①被拆掉的玉溪卫公祠木梁上刻有康熙年间重修字样。
②老人和村民把拆下来的物料保存下来。
③老人最大的愿望是可以重建玉溪卫公祠。
现状:宗祠是广交好友的地方
如今的沥滘村已不是城郊水乡,村民洗脚上田,租金是他们的生活来源。现在,沥滘村民约1万人,而外来人口却有约5万人。
对着外来租客,老村民也说起了生硬的普通话。过去口中的“捞佬(指外省人)”,现在成了他们的邻居。
外地人也逐渐把村子当作自己的家。清远的黄先生3年前来到沥滘,他与“包租公”卫先生关系融洽,平时最大的休闲娱乐便是和“包租公”一起到村中的茶楼叹茶。
宗祠在过去是维系村内宗族感情的地方。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宗祠成为村民广交好友的地方。即使是住在城中村的外地人,只要与村民熟悉,亦能成为其中的常客。
每年清明时节和正月十五,卫氏大宗祠便热闹非凡,大摆300席寿宴,邀请族人乡里朋友前来参加,包括附近的郭氏、增城的湛若水后人、卫氏的好友等等。
什么人能到卫氏大宗祠吃饭,“有关系,和我们熟悉,不论你是本村人,还是住在这里的外地人,都能受邀前来吃喝”, 卫泰治解释着。
专家
祠堂是村落氏族文化的根
“城中村体现广州包容之心”,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说,祠堂是村落氏族文化的根,族群的人当然在意。外来人应该了解与尊重祠堂文化,村落才能和谐共处。
曾应枫在多次下乡了解村落文化的过程中也感觉到,“本土文化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如今村民都会讲普通话和外省人交流,这就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曾应枫总结,“广州的城中村也是整个城市的缩影,在广州大城市内,持有开放与包容态度的市民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