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济”的老招牌。
广州名片老字号系列 总第63期 候选名片62号
提名辞
中医药四大老字号之一,“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是岭南最深入人心的老字号之一。
索引
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走出国门一直以来都是国人的一块心病。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老字号,“陈李济”已经走过了409年的历史。从曲折跌宕、几经沧桑,到重领风骚,扬名天下,可以说“陈李济”找到一条既遵循传统,又与时俱进的岭南中医药发展、前进之路。
唯心
倚老卖老不可怕,可怕的是数典忘祖
国人喜欢倚老卖老。在实际较量上处于下风之时总喜欢搬出自己的老祖宗,有时只能权当放屁,不痛不痒,比如中国足球,在几十年如一日高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不成功之时,有人竟然对足球源于中国还是英国耿耿于怀。如果把这归结为乐观的阿Q精神,也未尝不可。当然倚老卖老也有真正扬眉吐气的时候,比如振兴中医药。中医药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虽然把它全面推广到国外尚存难度,但如今在国际上采用中医药养身与治疗已经形成潮流。
国人还擅长见风使舵。同样放眼中医药界,“陈李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停用,陈李济药厂改名为广州中药二厂,统一使用“广中”牌商标。拨乱反正后,于1979年重新恢复陈李济厂名和“杏和堂”商标。如今在各地争先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陈李济”作为几个世纪的中药活化石被推向了前台。事实上在国内,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医药,过去是宫廷与民间的必需之物,至今仍是一块肥肉。
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纷纷在制订中医药现代化的策略方针。源于岭南地域特色的广药与以北京同仁堂为主的北药,虽说同属中药系,但差别甚大。同一名称的药材由于气候等因素不同,在南方是良药,放到北方或许就变为毒药。关于两者谁是老大或者说谁更先进曾成为舆论重点。
此举也印证了某一部分人是自大狂。他们把争论范围扩大,并打着文化的旗号曰:自古以来,南方就不是历代政治中心,许久以来,广州就是没有文化的地方,广药岂可胜过北药?此类的话一完,百万美女下江南。有人说,广州虽没有什么文化,但遍地黄金。
如今当我们重提振兴中医药以及中医药现代化,最应该做的不是“窝里斗”,揽一大堆形式上的名号而让普罗大众越来越买不起药。祖先们的文化精髓我们需要继承,先辈们的祖训我们岂能遗忘。
传说古时候的中医药老字号,总是有一些行医卖药的原则。多数归结起来为“救死扶伤,行医做药如做人”。在这里,我们可以以“陈李济”为例,再倚老卖老一次:旧时“陈李济”身处北京路闹市中心,门前过客每日成千上万。在饥民、难民较多的旧社会,常有行人晕倒,“陈李济”的员工见状必出门营救施药。再如烈日当空,广州街头各种挑担、拉车苦力众多过往,“陈李济”又在人行道设茶缸,免费供应茶水。这并不只是好心的冲动,而是写入老铺条规的要则,延续了几百年。
倚老卖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数典忘祖。
“陈李济”的两位创始人。
盖在蜡丸上的印章。
正传
陈李济创立比同仁堂还早69年
“陈李济”创立于明万历二十七年,比北京的同仁堂还早69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制药企业之一。相传在四百多年前,广东南海人李升佐拾获其同乡陈体全的巨额货银,并原银奉还,陈体全感其诚信,遂投资李升佐的草药店,取名“陈李济”,寓意“陈李结缘,同心济世”。
首创蜡壳药丸剂型
康熙年间,“陈李济”首创蜡壳药丸剂型,这一形式引发了当时中药包装的重大革命。蜡壳药丸在300年前是贵重药品的代名词。岭南天气潮湿,如何防潮湿防霉变防虫蛀?为解决这问题,300年前已具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陈李济”创造性地用蜡壳包裹,能使药物保持数十年不变。“陈李济”蜡壳丸的问世,也引发了那时北京、杭州等其他中药制造中心中药包装的革命,一直到后来为全国制药业广泛应用。据介绍,1958年,“陈李济”就有多达12000个用于蜡壳药丸剂型制作的蒸笼,有“蒸笼王国”的美誉。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蜡壳生产工艺拍成电视录像片,向全世界展示和传播这种奇妙的制药工艺。
“陈皮之谊”年年继续
清同治年间,同治皇帝偶感风寒,服用“陈李济”的“追风苏合丸”后即药到病除,遂钦赐“杏和堂”封号,民国年间正式将“杏和堂”注册为商标,沿用至今。另传说曾任孙中山先生侍卫队长的前陈李济药厂司理李朗如,每年都要拿一些“镇厂之宝”——“百年陈皮”送给宋庆龄和何香凝,至新中国诞生后,他当上广州市副市长,此“陈皮之谊”仍年年继续,被传为佳话。1935年到1942年,“陈李济”分别在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开设支店,拓展业务。上世纪50年代,“陈李济”合并多家药厂、店铺,组成“广州陈李济联合制药厂”。“文革”期间,“陈李济”一度遭到破坏,80年代初才恢复“广州陈李济药厂”厂名和“杏和堂”商标,并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中药厂。1993年,“陈李济”获首批“中华老字号”称号。2010年,“陈李济”将迎来它410年的寿辰。
现场传真
旧址 从旧制药厂到现代商业广场
自从1998年药厂搬迁后,北京路“陈李济”旧址虽然已经被改造成一座商业城,但是大楼的外观仍然保留着当年“陈李济”的特色。特别是中间的大圆拱一直都保留着,据说能吸纳四方的灵气和才气,有镇财之用。在圆拱的顶上,还竖着写有“陈李济”的牌子。虽然现在“陈李济”的旧址商铺密集,霓虹闪烁,但是只要看看那大圆拱和骑楼底下的大柱子,仍然能依稀感受到当年“陈李济”的风采与气派。
从昔日的“陈李济”老厂房到如今灯火通明的“银座广场”,北京路194号路段中来来往往抓药的人群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悠闲自得的红男绿女,这里依旧热闹繁华,人流熙攘,多家服装专卖店和快餐店云集,据记者了解,由于地段好、商业竞争激烈,如今这里两百来平米的店铺,每月虽然要缴纳租金几十万元,但还是非常抢手。
新地 从荒郊农村到城市住宅区
陈李济制药厂现在地处广州大道南1688号,据说当时选址这里,是因为当时这边还是一片农村,还没有成为现在的住宅区,适合设厂。“没有想到十二年过去,这里也变成了住宅区。”陈李济药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陈李济”原址北京路是一个商业旺区,无论从药厂的发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还是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在这样的商业旺区建设制药厂都是十分不合适的。当初经过慎重考虑,根据当时市政府的要求,适应城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决定搬迁。
记者来到“陈李济”现在的厂区,首先看到的是那古色古香的牌坊,进入厂区,随处可见各种中药植物,有常见的紫苏、薄荷,也有比较少见的“玫瑰茄”等,让人感觉置身于一个中草药植物园。
“陈李济”博物馆重现400年春秋
在整座现代化的厂区里,有一栋建筑与众不同,那就是2004年落成的“陈李济中药博物馆”。据介绍,这座博物馆就是按照“陈李济”当年在北京路老店的设计和构造还原的,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布局几乎和那时候一模一样。“陈李济”的后人陈家十一姐从里面缓缓打开厚重的大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李济”老铺的情景就呈现于眼前。
博物馆大厅的正面,是一张大大的木药台,药台后的掌柜和伙计正在看方“执药”。在药台后面墙的正中,挂着一个硕大的“寿”字,据介绍,这是我国书画界巨擘吴作人先生为纪念“陈李济”创建385周年所题。除了一些蜡像人物以及一些不可能还原的东西,“陈李济中药博物馆”里保存着许多珍贵的老牌匾和制作中药的传统工具。进入“太公厅”,可以看见研船、药舂、用来给蜡丸盖章的象牙印章和水牛印章。其中,这里还高悬着“陈李济”的商标“杏和堂”的盾形牌匾,而更加引人注目的则是“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这副对联。十一姐说,这副对联代表的是陈李济人做药做人的核心精神。
在通往二楼的楼梯的墙上,悬挂着很多古旧的老牌匾,十一姐说,这些老牌匾在“文革”时差点惨遭不测,幸亏当时“陈李济”的员工及时把这些牌匾用作垫脚板才使其逃过一劫。上到二楼,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蜡像,“陈李济”详细地再现了蒸药、舂药、炮制药材等传统的制作中药的工序。令人十分惊喜的是,在展厅的一角还原了上世纪老广州凉茶铺的场景。在“凉茶铺”里,每杯凉茶上都盖着一块玻璃防尘,那里还摆放着一部旧旧的老式收音机,原来以前在凉茶铺喝凉茶,还可以听收音、看报纸。
“陈李济”博物馆里传统的制药场景。
“陈李济”博物馆里的蜡丸生产流程。
“陈李济”的中药材。
现状 2009年“陈李济”全面进军国内药妆市场
据陈李济药厂党委书记叶琼莹的现场介绍,如今“陈李济”不单在硬件上升级,在经营策略上也作了调整和改变。作为中成药,“治未病、预防为主”是其最大的特点,经过多年的研究,“陈李济”在2007年确立了“健康养生专家企业”作为今后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健康养生”这个理念,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开始研发药妆产品。这些药妆产品主要从芦荟、银杏、甘草等原生植物直接提取原料,希望能帮助人们改善皮肤的根本素质。2009年,“陈李济”隆重推出三大系列的药妆产品。“虽然目前这些药妆产品只是刚推出市场不久,仍处于让消费者了解和接受的阶段。”
话说
做药如做人
◎讲述人:陈家十一姐 陈永涓(“陈李济”的第十一代后人,祖父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是“陈李济”的司理,父亲曾经是“陈李济”的厂长。她在1980年加入“陈李济”,有将近30年的工龄,见证着陈李济从小工厂变成大工厂、从市区搬迁到郊区、从手工制作到自动化生产的飞跃。)
大洋房气派,街坊都把“陈李济”叫做“架势堂”
记得小时候,市民街坊都把“陈李济”叫做“架势堂”,觉得当时“陈李济”的大洋房与街上的其他房屋相比,既豪华又有气派。我放学的时候,常常会到“陈李济”去玩,特别喜欢玩那些次品的蜡壳,像捏橡皮泥一样,捏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十分有趣。那时候,老鼠比较多,常常会偷杞子等药材来吃,“陈李济”就养了很多猫来捉老鼠。我们小朋友也时常跟这些小猫玩。虽然从小在“陈李济”长大,我那时候进工场的机会也不多,因为管理很严格,工场一般是不允许小孩子进去的,其中印象很深的是,那时候的员工都喜欢穿木屐,说木屐既防水又耐穿。
“陈李济”救火,街坊送烧猪来答谢
那时的“陈李济”还买了专门的火烛车,组成一个消防小队,街上一旦发生火烛就出动救火,帮助过好多人。那些街坊都十分感恩,事后会送烧猪来答谢。
作为“陈李济”后人,我从小就受到父辈的严格教导,做人要规规矩矩,实实在在。记得小时候在饭桌上,父亲就教导我们兄弟姐妹“同台吃饭,手肘莫横”,就是说吃饭的时候,手肘不能横向撑开,更不能搁在饭桌上,吃饭要有吃饭的规矩,做药如做人。我的名字,永涓,父亲寄寓的是“源远流长,涓涓流水,汇成江海”之意,希望我个人能有好的发展的同时,也希望“陈李济”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最忙的时候一天要给两万多粒药丸盖章
我是1980年加入“陈李济”的,刚进去工作的时候,主要是负责给药丸盖章。内销的药丸只要盖一个章,出口的就要盖两个。平常一般是早上8:00上班,下午4:30下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左右,跟现在的八小时工作制一样。盖章这道工序,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做起来其实是挺辛苦的。因为做药是不能出差错的,盖章不允许盖错,更不能漏盖。一般情况下,一天要给几百粒药丸盖章,最多的时候,要给两万多粒药丸盖章。有时候,下班回家,双手十分累,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了。但那时候我觉得很开心,每天工作前,都会给自己定下目标,今天要完成多少粒药丸的盖章任务,真的是“以厂为家”。
论语
“陈李济”是岭南地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发言人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 郑洪
“陈李济”传承这么久,主要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可否认,“陈李济”的存在和发展跟岭南特色文化有很大的渊源,如今在全国中医药界,可以说它属于广州地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但如果从历史上考究,民国以前,“陈李济”并不是广州最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店,那个时候,在广州比“陈李济”更出名的医药店有很多,只是时至今日,能存留下来的老字号却不多,“陈李济”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这说明它还是有一定的特别之处,比如在中药产品以及中药工艺上,它有属于自己的别人没有的东西,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能保留住自己的核心之物不丢失。
没有官方背景,“陈李济”影响力只限于岭南、南洋一带
如果从更大范围来看,作为中医药四大老字号之一,尽管历史悠久,有几百年的历史底蕴作支撑,“陈李济”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是主要局限在南方、南洋以及国外华侨圈一带。所谓“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陈李济”的历史应该说比同仁堂还早几十年,但是在全国范围的整体影响力还比不上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等北方中医药老字号,这或许跟“陈李济”纯粹民间传承有关。要知道,北方的许多中医药老字号多数跟传统的官方背景有关。
所以在文化传承建设上,我们可以看到“陈李济”也有其自身局限的一面,从明朝到清末这段时间,关于“陈李济”清晰的历史资料记载并不多,人们对此段时间的“陈李济”也不甚了解,这种文化建设的传承上与同仁堂等老字号还是存在差距,我想最主要同样跟“陈李济”一直以来远离宫廷背景有关。当然,今天我们客观地看这个问题,这是由于地域原因以及诸多其他因素所造成,或许这也正好体现了民间岭南文化的最特别之处。
地理
“陈李济”于公元1600年在广州城南双门底(即今北京路194号)开业,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陈李济”厂被日军炸毁了。现在北京路194号看到的“陈李济”旧址,是上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后重建的。1998年,“陈李济”实现历史性搬迁,将企业迁至广州大道南16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