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南京《服务导报》、《收藏与拍卖》专版专表的《民窑青花不值钱》一文,提到:“进入拍卖行的青花瓷器是官窑器,而不是民窟器……官窑器即便有冲口、开裂、破残也值钱,值得收藏,而民窑器青花即使完整,也不值大钱……民窑青花瓷的升值远低于官窑青花瓷器……也无多大升值或保值余地。”
此文对官窑与民窑分界显然有些绝对,而对民窑与官窑瓷器的艺术价值并没有正确认识与深入阐发。国内外对瓷器文物的收藏与拍卖虽然重点是名人名瓷。但这并不等于说,民窑瓷器不值钱,更不能说民窑瓷器没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在世界各国出土、流传以及博物馆及个人收藏的明清两代青花瓷实物,多是民窑青花瓷。民窑的青花值不值钱要看其艺术水准,而不是在于什么窑。官窑青花器美在胎釉精细,青花发色纯正,但官窑器基本上供官府朝廷使用,因按照宫廷的正统要求,在创作上千篇一律,从而限制了陶瓷艺人艺术创造力的发挥。而民窑在制陶上不受约束,在人生观上务实、乐观、趋善,在艺术创造与发展上显示出一种追求理想,个性张扬的生命活力。明清时代民窑青花瓷画对明清以来中国画的影响更是官窑器无法比拟的,一些著名文人画家都介入过民窑器的绘画,如明代徐渭、清代朱耷等。胡雁溪在《谈谈明代民窑青花瓷》中提到:明代民窑青花瓷对明清以来中国画坛影响之最深远,而这种影响都很难以从官窑瓷器上看到,两者艺术魅力和艺术活动上的巨大差距显而易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中,就明确在把明代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民窑瓷器列为一级文物。民窑青花对研究明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宗教传播、风俗变迁、艺术嬗变都具有官窑瓷器无法替代的学术研究价值,世界上对中国青花瓷的推崇和仿制也始于明代民窑青花瓷。
既然对民窑青花瓷的价值不能不概而论,进入拍卖行的瓷器也不能单以官窑民窑而定。落官窑款的上等瓷器也有民窑仿造的。而无款民窑瓷器,如为名家参加创作绘制的,其价格自然不菲。因此,绝不能一概说民窑的瓷器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