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间文物残损为何修复难
汽车坏了可以去修理厂,家电坏了可以到维修门市部,而瓷器、字画、家具等收藏品破损了,该怎么办?
对于馆藏文物,有专业人员进行保养和修复,而民间藏家手里或多或少的残损文物又该去哪里修复?为修复这些文物又需付出多少代价?
藏品修复难
在辽宁藏家杨义方的家里有一个特殊的锦盒,里面装的是20多块大大小小的瓷片。如果将这些瓷片拼接起来,将是一件完整的明代青花人物大罐。“为了修好它,我费了太多心思。”杨先生告诉笔者,为了修复这件瓷器,两年的时间,他去过北京、上海、南京等许多地方寻找修复人员,但或被博物馆拒之门外,或因修复专家事务繁忙难得一见,只能无功而返。
同样,藏书家周瑞玉在古籍修复上也遇到过尴尬事儿。他收藏的一本古籍当时已经严重腐化,书页都粘在了一起。送到装裱店进行修复,回来时这本书竟变成了另一副模样,不仅硬梆梆的质感全无,而且粗糙不堪。“不伦不类,还不如不修呢。”至今,周先生想起这件事仍是一肚子气。
在民间文物的修复过程中,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悠远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物,但完整且精美者总是有限,更多的文物在岁月流转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不乏国宝级珍品。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藏家的手里都有一些需要进行修复的文物。一些藏家认为,修复后的文物能够更充分展现其历史面貌,不仅带来欣赏美感,还可以提升其市场价值,更重要的是对文物起到了保护作用,使其得以长久传承下去。
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使民间文物修复需求日益迫切,但修复机构难以寻觅,修复人才严重匮乏,修复技术让人担忧,修复价格使人茫然……种种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众多藏家,他们虽有心修复,但顾虑重重,民间文物修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难在何处
要修复文物,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博物馆,因为那里有专业、权威的文物修复专家。博物馆数量并不算少且容易找到,“但博物馆一般不承接社会上的文物修复工作”。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目前国家虽着力发展文物修复力量,但这些力量绝大多数致力于馆藏文物的修复,无法满足社会藏家的需求。”
博物馆既然难以进入,那么,找民间文物修复机构如何?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与比比皆是的文物鉴定机构相比,几乎找不到民间文物修复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上海这样的重要文物市场,修复机构只有两三家,民间文物修复机构更是凤毛麟角。北京某古陶瓷修复中心的张先生说:“修一件瓷器一般要一周时间,慢点儿的要半个月。现在每个月我们要修复20余件,加班加点也干不完,活都排到3个月以后了。每天都有人来咨询,但人手不够,只能有选择的接活儿。”
随着民间文物修复市场需求的扩大,一些人看到了商机,在古玩市场可以偶见“古玩修复”的招牌。但据知情人士介绍,现在很多民间的修复条件、修复技术难以达到保护性修复的要求,致使一些文物在修复过程中出现再次受损的情况。“有一些修复人员的修复是具有破坏性的。”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告诉笔者,现在的民间文物修复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现象,如瓷器修复中运用不可逆修复材料,给下次修复带来困难;丢弃原件碎片,进行大面积配补;底色、釉色仿得不到位,造成变色改变原器风格等。还有的人以石膏充当缺片,这样虽然好操作、易塑型,但也存在着色难、无瓷器质感的问题。
“我们都吃过苦头,所以面对这样那样的修复专家,既急切地想要拿去一试,又不放心,生怕有个三长两短,后悔都来不及。”一位收藏爱好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不难看出,藏家对文物修复的愿望是迫切的,他们也在寻求各种门路试图参与到文物保护修复之中。需求量的巨大,也预示着民间文物修复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但重重障碍使得民间文物修复之路崎岖不平。探索中前行的民间文物修复市场该怎么办呢?各方人士也在积极出谋划策。
各方支招
“博物馆应该抽出一部分力量用于民间文物修复。”藏家杨义方对于修复机构难找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要解决修复人才的极度匮乏,需要增加实实在在的培训,相关部门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力度。”中国农业博物馆培训部主任李震建议。
而对于民间修复力量良莠不齐的情况,完善民间文物修复准入制度势在必行。有关专家认为,“国家需要对新兴修复公司的技术水平、工作环境、安全措施等方面加以考察和限定”。
还有一些收藏爱好者建议,国家有“工艺美术大师”,是否可以增加“文物修复大师”?实行文物修复大师制度,树立大师的个人品牌,建立大师修复工作室,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文物修复行业。“形成专业的民间文物修复机构,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目前正面临技术退步的危险。“现在急需将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受到更好的保护,也唤醒人们的文物保护修复意识。”贾文忠说:“文物修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下去,而文物保护是先决条件,是要优先考虑的。”
文物修复爱好者唐卓表示,他憧憬着有一天,能够成立像汽车发烧友俱乐部一样的文物保护修复组织,大家彼此分享、共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