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普通不过的寻常巷陌,一段看似平常的红色墙基,其背后埋藏着一段扑朔迷离了近半个世纪的党史之谜。85年前,广州恤孤院路31号(现恤孤院路3号)、一栋独立二层普通民居内,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秘密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及政策就此奠定。
广州恤孤院路,寂静而狭窄,如果不是偶尔经过的公交车发出声音,这里的时间仿佛还在1923年。正是因为地方僻静,中共三大才选择在这里召开。这么多年来,除了街道的宽度没太大变化外,原来的蕉林、菜地在上世纪陆续建成了马路、楼房,几栋上世纪20年代建成的侨楼也翻新了,原来的小树如今已是遮天蔽日。
沿恤孤院路找到3号门牌,召开中共三大的原建筑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一块长约3-4米的褚红大理石墙,上刻行楷“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和“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
当年,会址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人字型两层民居,房子及室内家具都是广东区委临时租来的,室内没有电灯、自来水、浴室、厕所。楼上为代表宿舍,用长木条支两块模板做床,楼下南向的大房做会议室,墙上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像和党旗,中间放了一张已褪色的长凳台,在台的东西两边放置长条木凳,为代表的席位。台的南北两端,各放置一张小方凳,分别为党的总书记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座位。开会时值暑天,代表们挤在狭窄又没有风扇的房子里,工作生活条件异常简陋。
如今,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广场中央的一长形凹槽内,数十块斑驳破旧的红砖墙基,砌成两排,上面安装着透视玻璃。因会议旧址早已毁于日军炮火,这些红色墙基,就是今年考古部门在挖到地下第六层地层时,所找到的中共三大会址唯一的建筑遗迹。
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的中共三大纪念馆,一袭红墙,显得醒目而肃静。馆内展出的“三大”决议文献、会议实物、油画像、复原场景、会址沙盘等展品,总共达到六百多件。
原“三大”会址对面的逵园,已翻修一新,沿新合浦路方向下行50米,是一碧水小河湾,湾上一道小石桥。河边一连三栋外形一模一样的西式小洋楼,即为春园。从中共三大1923年6月召开前到9月党中央迁到上海,党的中央机关办公处一直设在这里,并在此召开中共三大的预备会议和此后的中共三届中央委员会会议。
中共三大不仅敲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政策,还选举成立了新的中央委员会,30岁的毛泽东首次进入中央执行委员会,并进入中央局,成为中央领导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