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第四十届广交会开幕(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革”期间,西方来中国参加广交会的人手里流行一本模仿《毛主席语录》的“红宝书”,书名是《与中国人作生意的秘密》。书中详细介绍了参加广交会的“诀窍”:
“你在广州下飞机前,要检查一下胸前是否佩戴了毛主席像章以及公文包中是否装上了《毛主席语录》。你去旅馆后争取尽快约见广交会负责人或你的贸易伙伴,但不要马上谈生意,也不必约他吃饭,而是最好表示你想要观看一次样板戏,说你对《红灯记》等戏仰慕已久……”
这就是广交会难以抵挡的魅力。广交会迄今已有50余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素有“中国第一展”之称。
回首当年,广交会冲破封锁,为新中国开辟出一条对外交往的通道,是当时我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桥梁。首届交易会于1957年春在原中苏友好大厦举办,展馆面积1.8万平方米,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共1223人次到会洽谈。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广交会迎接挑战,获得长足进步。1982年4月,第51届广交会的举办时间由30天缩短为20天。1983年春,第53届广交会外商投资企业首次参展。1989年秋季,第66届广交会会期由20天改为15天
1989年一年两届成交总额突破100亿美元。在这十年间,广交会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最好的场所。
从2006年第101届起,广交会使用了50年的名字“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一字之差,却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广交会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它的更名体现了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精神,是我国外贸政策取向从重视出口创汇向追求进出口基本平衡转变的一种标志。
广交会,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从当年山货“担纲唱主角”到今天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领风骚”,从追求参展数量到强调参展商的品牌实力,无不折射出中国经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巨大变迁,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千年不衰的外贸商埠重新焕发青春,可以看到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正大步迈向小康,还可以看到广州人兼容并蓄、热情开放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