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叫醒狮,是地道的广东民间舞,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各国华侨中间,广东醒狮较出名的有佛山、遂溪、广州等地。
北狮重形,造型酷似真狮;醒狮重意,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严格来说,南狮的狮头不太像是狮子头,因为其头上是有角的,名为‘狮子”,实为一头不像狮子、不像犀牛、不像麒麟、不像虎豹的“四不像”,有人甚至认为南狮较为接近年兽。传闻以前醒狮头上的角会用铁做,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
不少人对广东醒狮的了解,是通过电影《黄飞鸿》。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他的佛山无影脚在电影中被描绘得得神乎其神,确有不少夸张;但黄飞鸿善于舞狮,“广州狮王”的名头倒是不假。随着《黄飞鸿》的热播,广东醒狮早已走出了广东、走出了全国,成为一项国际知名的民间体育项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一年四季,开张庆典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广东醒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为广东特有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
出色
在粤地民间,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游艺项目,由人们扮成戏剧人物载歌载舞,称为“出色”。广东府民间“色艺”项目繁多,以季度分为春色、秋色,以“出色”特点分为飘色、水色、火色、马色等等。
秋色又称秋色赛会、秋色提灯会,俗称秋色会景。其内容和形式,主要以反映农业丰收象征的农副鱼产品仿生工艺品和以假乱真的手工业制品的展示,以及以“扮故事”为主的各种文艺表演与民间娱乐节目,举行综合性的大规模巡游活动。
秋色是佛山独有的民间艺术展演活动。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佛山手工业发达,造就了不少能工巧匠。每到秋收时节,佛山人就自发组织起来,利用农产品或手工业剩余材料,妙手加工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如台面、灯色、罗伞等;并通过巡游形式来展示,同时表演舞龙舞狮等助兴,让观众观赏品评。年复一年,技艺越来越高超,规模越来越大,到明正统十四年 (1449年)始定名为“秋色”,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秋色的表现形式:一是表演艺术,即扮演故事,车心、乐队、龙狮舞等;二是艺术品陈列观赏评比,如灯色、台面、担头、头牌、罗伞等手工艺品。清初有诗描绘了当时出秋色的情景:“柚灯如昼妒姮娥,丝竹沿街按节歌,纸马莲舟都入画,果然秋色比春多。”(《南海县志》)郭沫若曾赋诗称赞佛山秋色工艺品的巧夺天工,他说:“凭将秋色千张纸,夺取乾坤万象春;神似人灵神已废,而今百姓尽为神。”(此墨宝今藏于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
作为文化载体,佛山秋色曾先后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和展览。1991年,秋色艺人赴港参加第十三届“荃湾艺术节”,被誉为“岭南民族的一朵奇葩”。在香港九七回归祖国庆典中,由佛山制作、安装在九龙尖沙咀的彩龙灯色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飘色是源于广州番禺沙湾镇的一种民间游艺。其特点是以一根特别的钢筋作“色梗”,使扮演故事的孩童凌空飘起,故名“飘色”。现湛江吴川一带也很流行。
飘色每板由2至3名儿童扮演,一般以四五岁左右为宜,也有七八岁的。他们分别化装成戏曲人物,配置在一个板台上,用“色梗”巧妙地支撑起来,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凌空撑起的叫“飘”,底下站立(或端坐)的叫“屏”。只造型亮相,并不歌舞。过去,游行时由人抬着,现多装置在人力车或机动车的板面上,徐徐行进,再配上八音锣鼓柜,吹吹打打,供人观赏。
传统飘色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如 《哪吒闹海》、《穆桂英下山》、《嫦娥奔月》等。造型十分讲究神韵,要求奇妙、含蓄、艳丽,色梗要纤细、耐力,让观众难以发现支撑物,整个板面要稳固。这关键在“色梗”设计,首先要设法让它坚固地竖立在板面上,依傍孩童的身躯,并不露痕迹地藏匿在他们的衣饰之中。伸出体外的部分要巧妙地装饰为各种道具,如花篮、羽扇、刀枪等,使之成为整个画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飘色艺术已有600多年历史,据说最初与迎神赛会有关,从抬神像出游到抬化妆的神童出游,继而发展为戏曲造型表演。因为最初儿童参加飘色表演是扮演“神”的角色,所以至今人们依然认为,儿童演过飘色之后,诸事幸运,所以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入选角色,甚至不惜重金,争取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