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岭南文化 » 正文

潮汕民俗——烧塔、七样羹、妈祖信仰、营老爷、英歌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17  浏览次数:1197
潮汕民俗是潮汕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种类繁多,且保留着很多中原传统文化,这也是潮汕人一直自傲的地方。在岁时节日方面,除了传统的节日外,他们还保留着中秋烧塔等等中原已消失的习俗、七样羹;而在民间信仰方面,潮汕人的天后崇拜尤其兴盛,另外还保留有独具特色的“营老爷”、英歌舞等习俗。

潮汕民俗是潮汕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种类繁多,且保留着很多中原传统文化,这也是潮汕人一直自傲的地方。在岁时节日方面,除了传统的节日外,他们还保留着中秋烧塔等等中原已消失的习俗、七样羹;而在民间信仰方面,潮汕人的天后崇拜尤其兴盛,另外还保留有独具特色的“营老爷”、英歌舞等习俗。

烧塔

烧塔是潮汕地区在中秋节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相传它是汉人反抗元朝残暴统治的起义信号。元朝统治中国以后,采取种族歧视的政策,蒙古贵族没收了汉人的马匹和兵器。剥夺人民游神赛会的权利,甚至不容许百姓夜行和夜间点火。为了监控老百姓活动,元统治者把五户人家编成一甲,规定每甲五户只能共用一把菜刀,其余的没收。元朝末年,黄河连年水灾,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因此,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发动起义。潮汕人民也起来相应,为统一步调,按事前密约,于八月十五这一天,在空旷地方用瓦片砌塔,燃烧猛火,作为行动信号。从此,烧塔便成为中秋习俗相沿下来。

每到中秋前几天,人们就忙碌起来,四处捡拾残破瓦片,积聚枯树枝、废木片,于中秋下午开始砌瓦塔。瓦塔累砌也有讲究,大瓦塔的塔基要铺上红砖条或灰砖块,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构建。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是两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两个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掏出木灰。砌建瓦塔地方,大都在广场上,在同一场地中,有时砌上几个瓦塔。月亮升至半空以后瓦塔开始燃烧起来,至燃烧猛烈时,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塔口的火焰直冲云天,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把粗粒的海盐,大把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噼啪响声,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蓝色光焰,十分壮观。有的地方,还把烧塔作为竞赛项目,塔建得高、烧得旺的,经评议后给予奖励。

七样羹

潮汕民间习俗,传说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据传,女娲氏开天辟地,第一日作鸡、二日作狗、三日作猪、四日作羊、五日作牛、六日作马、七日作人,因而初七称为人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七样羹”吃。七样羮,多用芹、葱、蒜、春菜、大(芥)菜、芫荽、百合,取义是:勤快、聪明、能划算、有缘遇、新春发大财、百事合想、万事如意。如果换入韭菜,那就是久久发大财了。

如今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七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都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会加以指责。

妈祖信仰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世界上著名的海神,包括广东在内的沿海地区共同信奉的神祉。在广东,不少广府人和客家人同样信仰妈祖,但由于潮汕人经常在海里求生,因此妈祖崇拜在潮汕人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汕尾一带,甚至小孩取名,也与妈祖、佛祖相连,通常以“妈”、“娘”、“佛”为通名。过去很多男孩不是叫“佛泉”、“佛有”、就叫“娘包”、“娘兴”、或称“妈禄”、“妈水”、“妈吉”、“妈炎”等,都是希望得到妈祖保佑。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是莆田湄洲(今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一位姓林的女子,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雍熙四年(987年)去世。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意思。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通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险的渔舟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人们都称她为“神女”、“龙女”。

林默去世那一天,湄洲岛上的人们纷纷传说,他们看见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看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千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不曾有过的。宋、元、明、清历朝历代不断对她进行褒奖、册封,从宋之“妃”、元之“天妃”、明之“圣妃”到清的“天后”以至“天上圣母”, 使妈祖由民间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而且神格越来越高,传播的面越来越广。两宋间由于海外航海交通、贸易的高度发展而使妈祖庙宇遍布闽、粤、浙、苏、鲁等沿海区域,到元明清随着漕运、海外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妈祖信仰从沿海城镇深入到内河水运地区,并远播世界各地。据统计,其信徒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地区,在国内有妈祖庙的据方志所载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安徽、内蒙古等省市区。据资料显示,现今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天后宫,足见其影响深远。

香港、澳门和台湾也有不少天后宫。香港北佛堂的天后宫,创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当地人把它叫做“大庙”。澳门的天后宫也有5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称为“妈阁”或“妈祖阁”。西人根据“妈阁”一名,音译澳门为MaCao。因此,人们也称呼澳门为“妈港”。 台湾较早的妈祖庙,大多数是由福建湄洲祖庙分灵至台。

广东与福建之间交通方便,早在宋代广东已有妈祖庙。潮州天妃庙始于宋代,汕头放鸡山天妃宫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由总兵晏继芳捐建。今天广东沿海不少地方还保存有“天妃庙”、“天后宫”一类宗教建筑,著名的有南澳妈祖、汕头妈屿、揭西天后宫、海丰天后宫、深圳赤湾天后宫、阳江祖创宫、电白天后宫、丫寮天后宫、海安妈祖宫、硵洲天后宫。粤北和粤东也有不少,如连县、蕉岭各地都有。有些地方还保留下来了与天妃、天后有关的地名,汕头有 “妈屿”,湛江有“天后街”(现为东方街),广州市更有相关的六条街巷:一德路有天后巷,西华路有天后里,带河路有天后直河和天后横,光复北路有天后庙前,芳村有天后庙前街等。

营老爷

营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狂欢活动。“老爷”指神,“营”是游行的意思。“营老爷”就是把神像从神庙里请出来游行,以期新年赚钱发财。每年正月潮汕各地以乡镇为单位,都会在一个特定日子里举办此活动。

各乡“营老爷”的日子与游法不尽相同。通常的“营老爷”,分为“文营”和“武营”二种。“文营”是一种较为斯文的做法,将神像请上神轿之后,沿指定路线巡游,顺序通过各家各户接受朝拜,绕了一圈之后回到社坛中。“武营”是一种存在比赛的做法,比如不同社区有先营完神回社坛可得福报之说,于是人们将神像请上神轿捆紧后,由村民们抬起疾跑比赛。

在营神活动中,人们对神像本来应该是毕恭毕敬的,但是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如澄海盐鸿的“营老爷”,则将神像倒拖。相传在盐鸿,乡里老爷每年年初都要吃一个人。有一年,祭奉的是一个小伙子,年轻人胆子大,想反正是死,不如跟老爷拼拼命。夜里,他大胆地把高大的老爷塑像拖到田里拼命踩踏。之后,他不敢回家,而去了南洋。多年后他在南洋发了大财荣归故里,乡亲们看到他很是奇怪,他把经历告诉了大家,乡亲们恍然大悟——原来要拖踩老爷才能发财啊!到了又一个祭神的日子,乡亲们就抬神出来游行,然后拖到田野里踩踏。所以就有“盐鸿老爷欠拖”的说法。
无独有偶,潮安县卧石村则有“绞老爷”和“舂老爷”的做法。每年正月初九到十一日,是卧石乡营大老爷的日子,人们选出丁壮,或扛神像于肩上,或挟神像于腋下,争相奔逐,一路上,不停以神像相撞击。营神途中,有的人抢过神像,用绳子套住其颈项,拖着来回跑,俗称“绞老爷”。有的人则将神像抬起,往地上摔,俗称“舂老爷”。总之,在“营老爷”的过程中,乡民们随心所欲地折磨着平日自己诚心礼拜的偶像。当神像被送回庙中,已经千疮百孔,臂折腿断。乡民们却满心高兴,说是神像越破损,乡里会越兴旺。对大老爷来说,这社祭日的丰盛祭品实在不好受——于是有了这样一句俗语:“卧石老爷,愈食愈惊。”

英歌舞

英歌舞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尤以潮阳和普宁地区最为有名,其中潮阳英歌舞和笛套音乐、剪纸一起被誉为潮阳民间文化的“三瑰宝”,普宁则有“英歌舞之乡”之称。英歌舞来源于《水浒》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的故事,当年梁山好汉化装成耍蛇的、踩高跷的、弄枪舞槌的,混进大名府,救出卢俊义。后人便把它编成英歌舞,自明代传承至今,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

几百年来,英歌舞的人物造型一直以梁山好汉的造型为基础,由“鼓上蚤时迁”耍蛇开路。领头的叫头槌,是红脸红须“秦明”、二槌是黑脸黑须“李逵”、三槌是英姿潇洒的“武松”……浩浩荡荡,人数最多的为108人,寓意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

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具有鲜明的阳刚英武之气,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形成“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舞蹈到了高潮,螺号频催,大鼓紧擂,马头锣、苏锣齐鸣,仿佛劫法场胜利归来,木槌和手鼓在舞者头顶像螺旋桨般飞旋,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在潮汕民间,英歌舞被视为英雄的歌舞,舞者一般都是年轻力壮、英武潇洒的小伙子,深受姑娘们的青睐。特别是头槌和二槌,更是姑娘们追求的对象。跳英歌舞历来被视为吉祥的化身,人们认为跳英歌舞是“好彩头”。谁能够进入英歌队,办事就顺利,事事如意。近些年来,英歌舞通过“走出去”,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在2008年的8月2日,普宁英歌舞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表演,为2008北京奥运“暖场”助威,获得观众好评。

 
 
[ 文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