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围龙屋、土楼、四角楼、五凤楼、走马楼、方石楼等。尽管类型不一,风格各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客家民居,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
就拿土楼来说,其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和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
客家民居一般都有防卫功能,当时客家人作为外来人,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细长石窗,三楼四楼和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是了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柜、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来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安然无恙。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这一切都使匪敌久攻不下。至于那些四角建有高耸碉堡的“四点金”,更是让盗匪望而却步。
为了安全,客家民居一般都很封闭,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
客家民居一般都规模庞大,日本一位建筑学家看了永定土楼后写道:“这动人的客家土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可谓中的之论。如此庞大的民居,正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的特点。饶平土楼楼层高二至五层不等,楼内直径大的有135米,小的15米,住户多的120户,小的也有十几户。
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围龙屋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表明客家人保持了中原先民的建筑风格。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到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在30亩以上。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口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防火、防旱等作用。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龙”,但在建筑上都有共同特点,即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屋内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令人叹为观止。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
围屋的窗户一般不大,是自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器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围龙屋,主要是土木结构。其墙以泥土夯筑为多,或用泥砖砌至顶部。历史比较久远的建筑物,其墙体多用纯土夯筑。历史越短,所掺杂的材料越多。以泥土为主,掺杂灰、沙、碎石或卵石、稻秆、竹枝,还有糯米、红糖等搅拌在一起,泥土经过搅拌,已不是纯粹的生土了。建成的墙体坚固耐久。墙体的基部厚度为30—50厘米,然后逐渐减薄。其高度在正梁处为5—7米。墙体干固以后,以石灰泥抹盖一层墙面。因此,墙体呈白色。
围龙屋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
如今,梅县南口镇的南华又庐、梅县丙村的“仁厚温公祠”围龙屋,梅州市区的承德楼围龙屋,已成为海内外游客频频光顾的胜地。
土楼
说起客家土楼,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笑话,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
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土楼民居的聚族而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住宅。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的独特建筑形式——土楼。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有神秘感。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方形土楼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不是很好,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楼土楼。在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土楼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看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土楼这种规模宏大的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
大埔县大东镇联丰大丘田村的土楼花萼楼,建于明万历36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楼高3层11.9米,建筑面积3525平方米,内外三环连为一体,共有210个房间。花萼楼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内涵丰富,为广东省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土楼,现楼内还住着十多户林姓人家。2002年7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饶平也分布着不不少客家土楼。如今饶平土楼有655座,圆形土楼达570余座。其中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道韵楼从1477年开始,前后经过3代人的努力,于1587年建成。这座宏大的土楼,周长为328米,楼高11.5米,内切圆直径是101.2 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共有3层。墙的下部厚达1.6米,道韵楼是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八角型土楼。道韵楼的造型是仿周文王八卦的形状而设计的,整座楼呈八卦形,每一卦长39米,有楼间9间,卦与卦之间用巷道隔开,八卦共72间,楼间也仿三爻而设计成三进,一二进为平房,第三进连接外墙为三层半楼房。整座土楼坐南朝北,借北面的笔架山以为文笔,故该楼文风向来称盛。楼的八卦中每卦各出过一个举人,共八个举人,秀才则多不胜数。
润丰楼位于饶平县新丰镇丰联村,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该楼呈圆形,坐北向南,面积1846平方米,直径48.5米,周长152.5米,楼高10.52米。为二层半,二进一天井,全楼皆以黄泥土夯成,外抹贝灰,共有房屋29间,公用井一口,广场中间辟有八卦形地埕,楼外围还建有司马第、儒林第、调琴斋、广业轩,该楼小巧玲珑,结构紧凑,现保存较为完好。
南阳楼位于饶平县上善镇永善村,始建于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饶平最古老的土楼。该楼呈圆形,大门座向为西偏北34度,面积1561平方米,直径44.6米,周长138.44米,楼高10.76米,三层半,二进一天井,共有房屋26间,皆以黄泥土夯成,楼内中心处设有圆形广场,水井一口,门楼上方有凹刻“南阳楼”三字,两旁写有对联。
镇福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马坑村,始建于明永乐11年(公元1413年),该楼呈椭圆形,大门座向为东偏南8度,面积6936平方米,南北为97.7米,周长295.4米,楼高10.86米,三层半,三进三天井,共有房屋60间,皆以黄泥土夯成,内抹贝灰,楼内中心外辟有广场,呈椭圆形,有八角井一口,门顶有凹石刻“镇福楼”三字,是饶平客区最大的土楼,现保存较为完好。
新彩楼位于饶平县饶洋镇赤棠村,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间呈圆形,面积2769.8平方米,直径59.4米,周长186.59米,楼高13.6米,四层半,二进一天井,全楼皆以黄泥土夯成,内抹贝灰,楼内共有房屋32屋,公厅一间,中心为广场,水井二口,该楼是饶平境内楼层最多、最高的土楼,现保存较为完好,198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在这里拍过电影《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