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 ,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恺,广东归善(今广东省惠阳县)人。近代民主革命家。1877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在美国当苦工,受尽了人间的苦难。1902年秋,廖仲恺经香港到达日本东京,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预科学习。毕业后,廖仲恺考入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科,专攻政治经济学。廖仲恺后来在财经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时期的学习。
1903年,廖仲恺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以后,廖仲恺又几次去拜访孙中山。从此,廖仲恺心悦诚服地敬佩和信仰孙中山,决心参加革命行列,从事革命工作,为挽救中国的危亡贡献力量。
廖仲恺是中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廖仲恺一生最光辉的业绩是他积极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了维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廖仲恺不怕任何威胁,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廖仲恺担任政府委员兼财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此外,他还兼黄埔军校党代表,成为孙中山去世以后左派的核心,革命政权的中流砥柱。因此,他也就成了帝国主义、地主买办阶级、国民党右派仇恨和集中打击的目标。从1925年7月起,一些右派分子在帝国主义指使下,多次召开会议密谋反对和暗杀廖仲恺。8月20日早饭后,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驱车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参加例会,当汽车到达党部大门前时,突然遭到埋伏在附近的反革命分子的枪击,身中数弹,当场牺牲。
廖仲恺的牺牲是中国革命的损失,恽代英在悼文中称颂廖仲恺是国民党中“最不妥协”的领袖。1935年9月1日,廖仲恺的遗体被安葬于南京紫金山孙中山陵侧。
廖仲恺、何香凝一家
何香凝(1878-1972),原名瑞谏,又名谏,广东南海(今广东省广州市芳村区)人,生于香港。童年入女书馆读书,后来坚持自学。1897年,她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二人的结合,对她后来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婚后,丈夫成了引导她前进的老师,她和丈夫一起同情维新、追求新学、渴望前进。何香凝不顾娘家人和廖仲恺嫂嫂的坚决反对,毅然把陪嫁的珠玉、金银、翡翠等首饰和所有的细软及家具等卖掉,连同私蓄总共“凑得三千余金”,帮助丈夫赴日留学。两个多月后,何香凝又把所有的杂物都卖掉,毁家去国,追随丈夫到了东京。当时,漂洋过海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女青年屈指可数,总数还不足10人。
1903年何香凝写了一篇表达她济世救民思想的文章——《敬告我同胞姐妹》,表达了这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忱和改造社会的抱负,这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中宣传妇女解放的屈指可数的早期作品之一。
何香凝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而且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画家。 1942年香港沦陷后,何香凝离开香港,辗转移居桂林。她的经济状况不佳,又不愿接受友人的馈赠,卖画收入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有时她还将自己的诗画参加义卖,支援前线抗战。她作有《卖画》诗:“结交自古重黄金,贫贱骄人感慨深。写幅岁寒图易米,坚贞留得万年心。”
廖承志(1908—1983),廖仲恺、何香凝之子。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通晓5种外语,擅长书画、诗词、戏剧。在孙中山、宋庆龄和他的父母廖仲恺、何香凝的教育、影响下,积极投身于大革命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赴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1928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至1932年,在荷兰、比利时、德国汉堡等地组织领导海员运动。1933年在上海被捕,经何香凝、宋庆龄等人营救获释。
1934年,廖承志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因反对张国焘“左”倾路线,遭张国焘拘捕,带着手拷参加了长征。1936年冬到达陕北后,在红色通讯社(新华社前身)负责外电编译,1937年3月,任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参与筹备、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周刊。1938年初至1942年初,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2年在韶关被捕,先后被关押在江西马家洲集中营、重庆渣滓洞等地,1945年6月被选为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1946年1月获释后,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廖承志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反对侵略势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在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方面,他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尤其具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