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1848-1905年), 字公度, 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今广东省梅州市)人。清末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
黄遵宪出身于大商人兼官僚家庭,光绪二年(1876年)考中举人,次年出国。1877-1894年间,先后出使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任外交官达十六七年之久。
黄遵宪既是一个外交家、政治家,又是一个对近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爱国诗人。鲜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梁启超,但首先奏响“诗界革命”号角、成为“诗界革命”旗帜的则是黄遵宪。1868年,年仅21岁的黄遵宪在《杂感》中反对对古人亦步亦趋,提出“我手写我口”的诗歌主张,这是“诗界革命”最早的呼声。
黄遵宪的诗“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广泛反映了诗人经历的时代,具有深厚的历史内容。反帝卫国、变法图强是他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中法战争中,黄遵宪写了《冯将军歌》,以澎湃的热情歌颂了冯子材将军的英勇抗敌;中日甲午战争时,写下了《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等诗作。庚子事变、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等重大事件,都能在他的诗篇里听到呼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
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黄遵宪的诗歌,较早地描写了海外世界以及伴随近代科学而涌现的新事物,拓宽了题材和反映生活的领域。日本的樱花、伦敦的大雾、巴黎的铁塔、锡兰岛的卧佛、轮船、火车、电报、照相等,无不收摄在诗人的笔下。在表现手法上,作了很多突破,使诗歌既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又有所创新,体现了梁启超提出的“旧风格含新意境”的主张,成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