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昉(?—1108年),字方明,赐名旦,宋潮州海阳(今广东省潮安县)东津人,“潮州八贤之一”刘允的长子。他自幼勤读,博学多才,于徽宗宣和四年(1125年)中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后擢升龙图阁学士。刘昉在古今声望较高,《宋史》载有其事迹;地方史志多有立传介绍;《中国历史人物辞典》称他为“南宋医学家”。
刘昉爱国爱民,品格高尚,绍兴十八年(1148年)官复潭州镇抚,公务之余,钻研医学。“公喜方书,每患小儿疾苦,对当时不惟儿科良医,且无儿科全书,往往不得不致医治,而损于庸人之手,情况十分关注。”(宋•李庚《幼幼新书》序)于是,他广读医学典籍,并以乃父《刘氏家传方》为蓝本,亲自编写儿科专著《幼幼新书》,他将搜集到的有价值儿科方剂分门别类编成40卷,分设547门计1643万字,其中有小儿眼、耳、鼻、口、喉、齿等科和吐泻、虫痢、惊风、疳、痘、疹、头疮等病症和处方,书中处方用药方面还有丸散丹膏以及针灸法及外治法。《宋史•艺文志》中把这部书列为全国性的医学名著,该书流传下的首尾都刻有“中山世裔”和“和阳刘氏奕世儒医”的印鉴。
《幼幼新书》共40卷,设667门,计一百数十余万言,是中国儿科学中一部巨著,集北宋以前儿科医学大成,保存了许多极有价值儿科学文献资料,搜集了为数众多的民间儿科验方,使此书一向受中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永乐大典》、《普济方》、《本草纲目》等后世著作,都载有该书内容。该书还传往日本,被日本多种医书所引用。明代陈履端重辑《幼幼新书》时曾高度评价本书说:“宋本《幼幼新书》,心保赤子,具本具末具变,悉中肯綮,得吕牙、孙武制胜合变之玄机,诚医家韬钤之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