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1888-1964年),字君颖,号竹铭,广东高州人。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10年,丁颖中学毕业后,怀着“要使吃不尽苦头的农民与现代科学发生联系”的志愿,向同学们表示:“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我决意报考农科。”他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学习一年,便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日本。
1919年毕业时,适逢国内掀起“五四”运动,东京留学生为声援祖国的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受到日本军警的血腥镇压,丁颖气愤之余,不思久留,决定辍学回国。先后在高州中学、高州农校任教,后来改任广东省教育厅督学。此后,鉴于对官场贪污舞弊的厌恶,深感不深造就难以实现“科学救国”之夙愿,遂于1921年4月第三次赴日,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攻读农艺,成为该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1924年获学士学位,时年36岁。为了出国深造,他前后奋斗了11个春秋。
学成回国后,丁颖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任教授,毕生从事水稻研究工作。1926年,他在广州郊区发现野生稻,1933年发表了《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的新种》,论证了我国是栽培稻种的原产地,否定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之说。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丁颖就开始进行水稻杂交育种研究。1933年选育的“中山一号”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野生稻种质与栽培稻育种工作的成功尝试。1936年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获得世界上第一个水稻“千粒穗”品系,曾引起东亚稻作学界极大关注。他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选育出60多个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丁颖的科学研究迎来了一个春天,他曾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1963年,他以75岁高龄,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区,从张家口到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等地。由于长期带病坚持工作,1964年10月,丁颖经确诊为肝癌晚期,在京住院仅20天就与世长辞了。
丁颖蜚声中外,有“中国稻作之父”之称。周恩来总理誉其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这是丁颖的名言。无论是在试验田中进行水稻栽培试验,还是在广东各地办育种试验,丁颖总是身先士卒亲自下田劳作。事实上,他也喜欢学生们称呼自己为“丁师傅”,而不是叫“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