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1969年),江西义宁(今修水县),是清末维新派著名人士、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清末“同光体”诗派代表、近代爱国诗人陈三立第三子。现代著名的史学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陈寅恪少年好学、聪慧过人,13岁便出国求学,17岁回国考入复旦大学。尔后又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研究院。学成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广西大学、成都燕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等地执教,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英国牛津大学授予他“英国皇家研究院研究员”称号。
陈寅恪的一生严谨治学,直至晚年双目失明,仍坚持教学与研究,生平著作甚丰。他通晓英、法、俄、日、德等11国14种文字。对史学、文学、宗教学、语言学、人类学、校勘学都有精深的研究,尤其对史学造诣更深;对梵文、突劂文、西夏文、满文的佛教经典也都很熟悉;旧体诗词功底深厚。
陈寅恪治学面广,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他晚年双目失明之后,仍能锲而不舍,穷十年岁月,写出《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这样的巨著。其毅力与精神,极富传奇色彩。尤其80余万言的《柳如是别传》,是以诗文论证一代史事的经典之作。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陈寅恪为人治学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自许。1953年已决定其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他在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遂不能就任。仍任教于中山大学。此事于20世纪80年代方公之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