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 » 学术观点 » 正文

艺术区的未来:以商养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17  浏览次数:804
如今,艺术区在作为各地文化产业项目规划中的特色项目时,往往兼具着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在政府与商业资本对艺术区项目不断加大产业投入的同时,社会对该区域文化产出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中国艺术区的未来在哪里”系列报道

  如今,艺术区在作为各地文化产业项目规划中的特色项目时,往往兼具着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在政府与商业资本对艺术区项目不断加大产业投入的同时,社会对该区域文化产出的需求也不断增大。长久以来,艺术区的发展也纠结于文化定位的纯粹性与兼顾经济效益的矛盾之中。如何解决好文化定位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各方利益是艺术区未来发展必然面对的难题。

  在对国内多地艺术区调查后,记者发现,在一些艺术区成功的案例中,政府政策的倾斜、经济利益适度让位于文化发展,运营管理者采取“以商养文”的策略,在协调经济效益与文化发展的矛盾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产业萎缩后的复兴

  中国的艺术区,虽然一开始就是以西方后工业化艺术区域聚集为样板,但是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伴随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而有着自己的发展条件和生存轨迹。

  2005年,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井喷之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国际艺术市场的持续走高,艺术市场在中国也成为一个发展迅猛的行业。一、两年后,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50号、红坊,成都的蓝顶,重庆的坦克库、黄桷坪,昆明的创库,西安的纺织城等等艺术区,纷纷打造成型。然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当代艺术市场萎缩,艺术区内画廊、艺术机构、艺术家纷纷撤离。除北京的798、上海的莫干山50号等相对规模较大、较为成熟的艺术区之外,其他艺术区几近萧条。

  2010年被称为文化产业元年,艺术区在挺过金融危机的两年之后,随着中国画廊业的复苏也开始逐渐回暖。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画廊总数已达1600多家,保持着年增长近10%的迅猛势头。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助推之下,艺术区似乎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然而,今年4月北京发生了海关艺术品查税事件,似乎预示着艺术品行业的新一轮动荡已经开始。虽然,早先就有业内专家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二级市场倒挂、行业监管缺失、评估保真体系缺失等都将制约行业发展,但是,“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冬天即将来临”也成为唱衰新一轮艺术品行业的主要论调。策展人、批评家顾振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艺术市场建构的不是很自然,有投机性、炒作性。这种投机性和炒作性实际上是把中国艺术作品未来的升值空间提前消费、兑现了。这之后必定会有一个寒冬期。“现在进入市场的很多投资人与两、三年前进入市场的投资人不一样,他们可能得忍受投资回报长期无法兑现的磨砺。”顾振清说。

  顾振清认为,艺术市场不振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以画廊业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市场,一直是以低利润的运作方式勉强维持。艺术市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领域,需要政府方向性扶持、政策性倾斜。显然,政府目前对画廊业的支持不够(特别是在税收方面),将会进一步导致行业萎缩。

  如果艺术区的产业依托是以画廊业、艺术商业机构为主,那么,艺术市场的繁荣与衰败必将影响艺术区的产业发展。然而,近几年,国内发展相对健康成熟的一些艺术区,在经历了市场的大起大落之后,逐渐发展成艺术区内的商业机构与艺术机构共荣互补的局面。

  2005年,上海市政府将位于上海淮海西路570号的原上钢十厂,改建成为开放性、公益性的公共雕塑艺术中心——“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此后,在该区域内,由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经营管理者,将该艺术区逐渐发展成为以文化艺术园区为定位,集民营美术馆、艺术机构、画廊等文化机构,文化公司、设计公司等“泛文化机构”,以及餐饮、娱乐等经营性单位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红坊的成功为未来艺术区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板。

  艺术区产业项目形成的条件

  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刚向本报记者介绍,红坊艺术区项目的形成具有一定偶然性,但经过多年的理念和实际操作的磨合,红坊艺术园区内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业态。尽管如此,在他看来,产业园区定位于文化,“风险仍然比较高”。

  邓刚告诉记者:“艺术园区首先是要有特定的目标客户群体,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发展得很好。只有在一线城市和部分文化较发达城市,在已经具备一定文化氛围的情况下,才有发展艺术园区的需要。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城市的文化消费群体。”他认为,目前文化艺术园区的定位,在中国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不是所有城市都可以拷贝。

  其次,邓刚认为,文化园区的定位,相比一般的商务园区更难。文化艺术真正做到运营良好是个艰苦过程,不能指望有太大的盈利前景。“只要定位于文化就要适当放弃过高的盈利目标。这是有很大的阻力和很高门槛的。”

  以红坊艺术区自身的发展经验,邓刚建议在艺术园区打造过程中,必须有社会资源、文化艺术资源的机构介入。“必须能坚持。因为始终会遇到效益和业态的矛盾。机构的入驻有门槛,门槛的高低决定谁的进入。这是个很痛苦的过程。经常会遇到利益和主题的冲突。”

  最后,他认为,艺术区的运营要做很多工作,打造艺术区的软硬件,并非一劳永逸,后续仍需要做大量工作。“这包括要求艺术区内机构参与社会互动,使业态之间有比较好的关联性。”他说,“每年除了运营,我们要围绕一些主题做很多工作,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财力。”

  由此可见,艺术区项目的开发与运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很多配套环节和运营投入。在其中,文化机构与商业机构的业态平衡是艺术区发展的重要难题。

  文化与商业的生态平衡

  邓刚告诉记者,目前,真正给红坊艺术区带来盈利支撑的是那些“泛文化机构”——一些跟文化艺术、创意有关联,但盈利模式比较传统的公司和企业。“比如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甚至香水研发类公司等等。这种公司其实是园区的最主要客户,他们的收入很稳定。但他们所有的收入部分,是产生于园区之外的业务。”

  据他介绍,红坊艺术区目前的画廊、民营美术馆等有8家,而“其他机构”则约有80家。也就是说,尽管红坊艺术区的定位是文化艺术产业,但支撑这个产业运转的却并不是艺术产业。

  据了解,目前上海的艺术区大多是有专门的机构、企业进行组织运营。邓刚告诉记者,“上海的‘莫干山50号’和‘红坊’艺术区的项目区位都是在城市的中心区位,商务成本比较高。所以企业对园区的效益考量会更刚性一些。”这就意味着,在保证有效运转的前提下,这样的艺术区并不能为资金投入有限的艺术家个人工作室、非盈利空间等提供更多便利。

  尽管,在莫干山50号,仍有一些艺术家租赁工作室,但是对于市场化程度高的艺术区来说,一般的艺术家个人很难待下去。而对于像红坊艺术区这样市场化运营程度较高的区域,一开始的入驻就是以机构为主。

  但同时,邓刚表示,为了保证艺术区不丧失文化艺术的定位。艺术区要对园区内文化机构进行一些政策扶持。尽管,入驻红坊的艺术机构只有8家,但所占园区租用面积就达到35%。邓刚告诉记者,在2009年画廊业最不景气的时期,艺术区内的一些艺术机构也曾发生房租拖欠、以艺术品抵押租金,甚至最终撤出的情况。

  “情况最好的时候是2006、2007年。那时候,一些画廊卖一幅画就能把所有的房屋成本和运营成本解决掉。但后来,画的溢价也没那么高了,情况越来越不如意。这个跟当代艺术的波动有关。现在的画廊经营状况也只能说是一般。”邓刚告诉记者。

  最近,为了维护红坊艺术区的文化资源,艺术区运营管理方组织园区内多家画廊成立红坊艺术区画廊联盟。目的是将园区内的画廊资源整合,增强凝聚力,形成契约关系,合力做事。

  从艺术区到文化产业园区

  无论是以城市开放性、公益性为目标,还是以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为目标,甚至是以商业展销、文化娱乐为目的,艺术区在纳入到文化产业项目之中的时候,其公共投入与运营收益之间的协调平衡,商业与文化间的矛盾或互补都是摆在经营管理者面前的难题。而政府在其中的资源投入、调配和协调管理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认为,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加强文化产品的产出。“我们文化活动以及文化产品的数量,构成了我们真正的文化繁荣。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反对利用文化圈地来进行所谓的园区建设,反对‘只见大楼不见文化’、‘只见硬件不见内容’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向勇认为,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当中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公共管理和经济调节。政府应当营造一个有规则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也要对公共文化服务加大配给效力。

  向勇向记者表示,“任何事情都有正面和负面,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认识到了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体两翼,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但是文化发展并非泾渭分明,公共文化事业是一部分,盈利的文化产业是另一部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交集的,形成半公共产品和半私人产品。”在他看来,文化产业园区其实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把应该纯粹由政府建设管理的公共文化服务,变成政府和私人企业的合作,这其中有一定的公共性,但也有一定的盈利性。园区就应该解决如何协调半公共、半私人空间的问题。有的园区是公共信息平台,有的是公共技术平台,有的是知识产权平台,“‘园区’这个产品不完全是公共的,也不是完全私人的。”他说。

  向勇将文化产业园区看做是一个半公共、半私人空间的“新公共空间”。“这个文化产业园区交换的是什么呢?交换的是私人和公共部门围绕公共利益进行转换的公共产品,或者转换成为私人产品。有了这个转换,就会有风险,所以政府才要出资搭建园区,而不是政府建园区跟大企业要税收、要产值。这是传统工业园的思路,是错误的。”他说。

  在向勇看来,对于当地的市民来说,公共空间就要考虑到相关利益者。一个文化产业园区要有各类的公共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私人美术馆,甚至有一些名人故居,而不是简单地建新大楼引进企业。“在我看来,这些不是‘文化产业园区’,就是纯粹的‘产业园区’。如果不是基于文化资源生长出来的文化园区,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化产业园,只是冠以文化产业的名字而已。”

  艺术区从发生到发展,在中国仅仅走了十几年。伴随着文化产业项目的兴起,艺术区的未来,道路还很漫长。从最初的自然形成,到当下有意识地打造跨艺术与商业两界的艺术区,在城市的文化生长与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它所具有的文化定位与经济运营这两个属性,看似矛盾,实则共存共荣。而只有商业为艺术让渡一定的利益,为它的发展提供空间与支持,艺术才能够以其独有的文化力量,滋养整个艺术区的生长。
 

 
 
[ 前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