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文化进程一直处于各种矛盾纠结状态,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变迁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知道它的存在,实际上这应该是东西方文化冲突带来的不适,今天国人既有强烈西方理性观念带来的物质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仍旧保留了很多东方体验式的精神需要,两种构成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在这时发生抵触,显然今天我们对自身存在的认知方式也陷入两难和迷茫,个体生命对两种认知方法也悄然转变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生命存续在这种力量对抗状态下,必然要去面对矛盾思维所附带的精神伤痛,由个体延伸到群体社会层面,它甚至是当代中国文化性格的基本特征,这种状态实际也是一种文化人格的精神分裂症。当文化病态成为社会精神最大障碍时,艺术也就必然和这样的障碍发生联系,艺术作品直面此病态伤害,疼痛反思就上升到精神领域,于是悲剧美学在这时就发生。
胡峻涤早期作品倾向于结合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美学的视觉表达,他希望能够在两种文化性格之间找到一种中间路线,大概这也是很多社会文化精英所能去设想的最好结果,然而从今天中国的社会实践状况看来,想要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远非设想那么简单,正如油和水简单的混合在一起永远不可相溶。我们需要回到来时的路上仔细搞明白问题的根本所在,也许是两者间需要一种溶剂,更有可能得到两者间根本不需要融合之结论,它们只是在一个杯子里存在于不同的层面。
比对胡峻涤前后作品可以看到,早期作品更多取向于传统文化的视觉美学呈现,而近期作品更倾向于自身对现实外围环境的肉身体验,为何会发生这种转变呢?我想这是一个严肃艺术家走向成熟的必然过程吧。早期作品更多是呈现给观者进行视觉愉悦式交流,这种共鸣是建立在共有的文本教化语境下沟通,一旦他作为社会在场成员直接敏感体验时,原有的文本教化经验就会失效,个体现实感受与自己的作品发生直接精神联系时,原有的解读方式无法与自身的现实体验发生有效互动,原来的美学经验也就无法承载外围映射到他内心的真实感觉,作为艺术家必然会去寻找内外相一的路径,于是发生这样的转型变化也就自然而然的到来。
胡峻涤近期作品呈现了今天纠结于所以国人内心的矛盾,肉身和精神之间是什么关系,人是因为肉身存在所以精神才有意义,还是因为灵魂本身离不开肉身的承载?当精神需求上升到妄图超越它承载的母体时,肉体本身就已经反过来阻碍个人谋求精神体验的超越。
如果说当代艺术必然与现实人文背景发生关系,那么这种关系生成是如何发生的,间或与哪一部分发生关系才是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我们在观看胡峻涤作品时,大家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妄图挣脱肉体对自身的羁绊,也许人本身是不可以脱离肉体存在,但我们如果不在这个问题上去进行彻底的重新思考,就无法找到重新构建现代文化的起点。胡峻涤用现实生命感受为自己的艺术语义找到起点,作品呈现了困扰他寻求精神自由的痛苦感悟,也许只有用这样的伤痛感才能提示大家应该对生命真实意义进行再思考,艺术美学意义也就由此而生。
近现代一百多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在走向现代文明进程中过于匆忙,似乎一直没有真正停下来思考过我们本身最真实的需求是什么,目前极端物质主义已经严重伤害了这个民族走向现代文化步伐,甚至此刻还有很多人依旧认为经济发展就是现代文明,可以想象这样下去恐怕将会越走越无路可走。
艺术能给我们的不是结论,而是通过艺术家的敏感传达提示日常被忽略且又最真实的感受。当代艺术对于中国人而言,“当代”的核心问题不是艺术形式,也不是文本经验,更不是政治对抗,而是我们如何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