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内在需求的凸现,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然而,与快速发展并存的还有我们在文化体制与观念上的种种障碍与困惑。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进一步更新观念、凝聚共识、理顺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要课题。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刊登系列文章,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思考与讨论。
——编者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奋发努力,创作生产了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极大贡献。但也不可否认,在文艺创作和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以评奖为目的,为“精品”而“精品”的不良倾向。某些屡获大奖的作品,虽圈内评价甚高,广大群众却不买账,甚至无人问津的怪现象频频出现。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精品的生命在哪里,精品到底为谁而生?
(一)精品的生命在哪里?我们应该鲜明地回答,精品的生命在人民和生活中。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并获得历史检验的作品才是精品。它得以存在和传承的根本标准是:人民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艺术因为人民的需要而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依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理想而创造。古往今来一切艺术经典和传世之作,都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承认和喜爱,才最终获得自己的历史地位。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道理,也是文艺发展的根本规律。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党鲜明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主张。这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在文艺工作上的集中体现,也是从文艺发展规律出发,保证文艺自身生存和良性发展的根本方法。精品的生命在于人民的承认和选择,离开了这个基本点,没有精品可言。
精品如何被承认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来选择和消费文化产品。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各类信息渠道、传播内容丰富多样,实现文化消费、提高文化素养的途径方便畅通。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文化消费的权利掌握在人民群众自己的手中。任何文艺形式,无论是交响乐还是演唱会,芭蕾舞还是二人转,大多数情况下,人民群众通过市场来选择和消费它们。从这个意义上讲,面向市场就是面向群众。优秀文艺作品只有通过市场转化为文化消费品,为人民群众所选择、所认同,才是人民群众真正需要、满意和欢迎的精品。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财政投入创作生产文艺作品,这种自上而下的创作生产方式亟须改变。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是必要的,但目的是用这种方式引导文艺家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用具有示范意义的作品去开拓和占有市场。偏离了这个目的,忽视人民群众需求的为政绩、为个人的文艺,就不能称之为人民的文艺。
(二)精品为人民而生,不为评奖而生。不经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所谓精品,不是真正精品。我们设立各类奖项的目的,就是通过评奖,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推动优秀作品创作生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评奖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成为引导文艺远离生活、远离群众的指挥棒,为评奖而创作“精品”,既违背评奖的初衷,更违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长期以来,我们通过正确的评奖引导文艺方向、促进文艺繁荣,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在评奖过程中脱颖而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欣赏。但是,由于指导思想和大量操作上的偏差,评奖产生了许多实际问题。把评奖作为精品生产的抓手,以是否得奖作为评价作品的主要标准,以有多少作品获奖、获什么规格的奖作为衡量文艺工作成果的主要根据。创意伊始,就以夺奖为目标,“逢奖必夺”、“唯奖是图”。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发起者煞费苦心去了解目标奖项的基本特征,历届获奖作品的题材、风格,分析排列本届评奖可能参与的评委名单和他们的喜好,由此来决定创作的题材、形式、风格。本地没有资源和条件,就从全国范围内召集作者、导演、明星;正常渠道得不到资金安排,就挤占其他方面的预算;演员、剧场及各种资源都围绕评奖进行安排。总之,一切服从评奖,把作品千方百计送上奖台。
评奖决定了利益。通过评奖,专家学者的“权威性”得以体现;获奖作品与奖金挂钩,参与人员加薪晋级;地区文化建设受到表彰,一俊遮百丑。如此一来,各个方面,都为获奖而趋之若鹜,甚至产生专门的组织、专业人员“职业化”运作获奖并从中谋利。而实际的结果,以舞台艺术为例,外请的主创人员和明星走了,繁复的舞美道具耗资巨大,获奖之后想要持续演出很难。更重要的是,奖项的认定者主要是专家学者,为艺术而艺术,专家口味第一,讲小圈子而不讲大市场,要少数人的高雅而不要大众的共鸣。这样的作品,虽然顶着大奖的光环,但并不是真正的精品。
实践反复证明,以评奖为目的创作虽然满足了一些人的利益,却唯独没有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很难给文艺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创作目的,打破小圈子的利益链条,以人民大众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市场检验精品,让群众赞赏精品。
(三)唯有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才能创作生产出精品。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是低俗的文化,适应这种需求很难出精品。这是片面的。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来都是崇高的。真、善、美永远是人民群众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造就了当代群众进取向上的面貌,精神和文化追求绚丽多彩,思想和情感表达丰富多样,欣赏和喜好倾向崇高和美。正是人民群众的追求、表达、喜好,造就了今天文化发展的丰厚土壤,开辟了艺术成长的无限空间。以居高临下的视角,判定广大群众普遍喜好的东西是低俗的,远离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文化精神。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有不同的审美偏好,即使同一个人也有欣赏各种文艺形式的需求。各种文艺形式本身不应该有高下之分。无论哪一种形式,如果被一定阶层和群体所喜好和欣赏,其中一定蕴含着宝贵的文化元素。
再一种观点认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充分表达和张扬创作者的个性,无法适应大众的审美要求。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文艺家个人或群体创造的成果,当然要充分体现文艺家的个人风格和审美取向。但是,无论什么风格和取向,创作的源泉都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创作的基础都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创作的目的都应该为人民所接受和赞赏。单纯以张扬艺术主张和个性为目的,背离民族审美心理,当代群众难以接受的作品,不可能是精品。文艺家个体创作主张和审美取向必须立足于社会生活,立足于人民的喜好和选择。离开了这一点,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凌驾于人民和生活之上,再精致的艺术也难以为大众所接受,艺术的创作和生产之路只能越走越窄。
不能自觉地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中产生灵感,不能从社会生活的无尽矿藏中挖掘资源,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人民群众的需求,用自以为是的高雅藐视人民群众的喜好,是部分文艺家远离人民、不为群众所欢迎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创造着艺术,用科学和劳动的成果推动了艺术不断创新发展以至达到时代的高峰。离开生活和人民的需要,根本就没有艺术和艺术家可言。瞧不起人民群众最普遍需求的文艺家,不可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只有以大多数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表达方式,切实表达人民的愿望,踏踏实实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才可能创造具有蓬勃生命力和传世价值、艺术家和人民群众一致认同的艺术精品。
(四)面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锻造精品,是精品生产的根本之道。多年来,我们习惯以行政手段指挥调度文艺生产。这种方法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很大作用,有它的长处。但是从根本上讲,这种自上而下的创作生产办法陈旧过时,其本质是“以供代需”。它的明显弊端是,单纯从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观意念和愿望出发,而不是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去设计、生产精品;政府生产什么,就让群众接受什么,既没有选择的余地,更谈不上满足需要。这是造成部分“精品”生产以领导为观众,以专家为标准,以获奖为目的,最终却无法获得市场和群众认可的根本原因。市场的办法则相反。市场本身就是由人民群众的需求构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越来越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不仅物质生产如此,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也是如此。市场调控资源的主要方式是,一切产品都要受市场检验;市场消费水平表达需求预期;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获得再生产的巨大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规则是“以需定供”。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把文艺生产的主要手段由行政调控转向市场调控,文艺生产方式由以供代需变为以需定供,才能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锻造出真正的精品。
主旋律作品也要通过市场为人民群众所认识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大内容,更加需要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巨大市场效应的作品来表达。如果主旋律作品为市场所欢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审美价值被广泛接受和传扬,创作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创造巨大的市场效益,通过市场吸纳和聚集更多的资源,是文艺精品生产长盛不衰的动力。
精心培育和引导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这不仅是满足的问题,也有引导的问题。确有这样的现象,一些有思想价值和艺术含量的作品不能为更广阔的市场所接受。这里有不同人群欣赏习惯和欣赏水平问题,也有地区文化差异和市场发育迟缓的问题。关键在于市场推介不够,精品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了解。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一方面加强市场推介,逐渐培养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和艺术修养,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建立和培育市场,为精品生产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并扶持推动精品生产走向市场。当然,政府扶持的应是本来具有导向意义和示范效应的优秀作品,而不是无人问津的仓库垃圾。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创造面向市场难免要迎合低级趣味,有市场就没有品位。艺术作品要通过市场为人民所选择,在这里“通过市场”就是手段,“为人民所选择”就是目的。人民在市场上选择自己需要的艺术产品,高雅的不会因为走了市场而流于低俗。市场与品位不是对立的,只要人民群众欢迎,高品位的作品在市场上同样走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