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 » 热议焦点 » 正文

季涛:如何识别拍卖场上的托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05  浏览次数:629
新进入拍卖场的投资者,为了防止被场上安排的“托儿”们“忽悠”,有必要学会辨识“托儿”的能力。
       新进入拍卖场的投资者,为了防止被场上安排的“托儿”们“忽悠”,有必要学会辨识“托儿”的能力。
 
      中国人喜欢凑热闹,爱跟风,因此,“托儿”的职业也就应运而生。在生意场中,设“托儿”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个生意火爆的假象,以吸引和聚拢更多的旁观者过来参与。拍卖场是一个人与人争抢自己喜爱物品的场所,有着众多的围观者,因此,有“托儿”出现也是不出意料之外的。
 
      拍卖场上的“托儿”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当然,首先是制造竞价踊跃的场面,以吸引旁观者参与到竞买的行列中来;其次,由“托儿”们争出的价格以形成标杆,从而给旁观者以价位提升的误导,从而起到修正别人心理价位的作用;其三,有的“托儿”本身就是该件拍品的卖方,他根据对场上买家的判断来随时进行“顶价”,以迫使对方出到更高的价位。
 
       在上述第一种情况下,一般“托儿”的出价就从起拍价开始,一直出到拍品底价(保留价)之前,而把底价让给真正的买家;在第二种情况中,为了达到价位误导的目的,“托儿”们会互相合作把这件拍品推向很高的价位,甚至是令人不能相信、匪夷所思的高价位;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卖方根据对买家意愿、实力、现场表现的判断,随机应变地决定自己的出价。
 
      一般而言,拍卖场上“托儿”的构成主要有几种:
 
1、拍卖行主动安排的“托儿”;
 
2、卖家进场做“托儿”;
 
3、买家设“托儿”。
 
       拍卖行安排“托儿”一般都是为了制造现场气氛和拉高成交率;而卖方做“托儿”则是为了卖出高价或做高标杆。前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内甚为流行。目前,大的、成熟的拍卖行已经不太会自己去找人当“托儿”了,因为这直接违反我国的《拍卖法》,《拍卖法》规定:拍卖行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在自己组织的拍卖会上直接参与竞买或委托别人竞买。当然,现在的拍卖会规模比以前大了许多,拍品太多,拍卖公司也没处去找那么多的“托儿”了!但在北京,尤其是外地一些新、小拍卖行中,这样主动设“托儿”的事情还时有发生。
 
       如今,主要存在的是卖家做“托儿”的情况。《拍卖法》也不允许卖家参与竞买自己委托拍卖的拍品。但卖家数量很大,素质参差不齐,拍卖行往往也不知道卖家是否安排了“托儿”,也无法控制卖家的行为。尤其,“托儿”在拍卖底价之前举的牌不用承担付款责任。但拍卖行有可能会纵容卖家进场举牌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比如,拍卖行可以说:“你的底价定得太高,你得自己安排人举一下,不然就不给你上”。
 
       如果这事发生在国外的佳士得、蘇富比等拍卖行,卖家如果进场,对自己的东西又卖又买进行拉高炒作的问题,拍卖行不会管你,事先也可能不知道,但拍卖行会收取买卖双方的佣金,用成交价四分之一左右的佣金数额来限制卖家进场,但如果卖家炒作自己的拍品有利可图,又照交佣金,拍卖行是不关心和区分谁真买谁假买的。如果说国内一些拍卖行纵容买家进场,就是允许卖家把自己的拍品“举”过了底价却不收对方的买家佣金,只是为了图场上一个热闹的场面。因此,这也就形成了拍卖场不绝于“托儿”的现象。
 
       上述第3种情况中,买家设“托儿”似乎比较难以理解,哪里会有自己给自己出高价,付更多成交价和佣金的情况?这里一般都会存在与拍卖公司的串通,比如事先已经以某一价位买断下此件拍品,买家“托儿”高价格的目的是为了未来自己再拿这件拍品去寻找新买家时“说事”用的“证明”。
  
      经验丰富的拍卖师往往能够凭经验辨别出“托儿”的存在,常在拍卖场上进出的人一般也能猜出“托儿”来。那么,新进拍卖场的艺术品投资者如何在拍卖场上发现“托儿”呢?我想有这样几种方法:
 
1、很多“托儿”都是请来的,对拍品不懂也没兴趣,因此他们在举牌出价时表现出若无其事、无所谓的轻松,坐在那里不记录,不关注,没表情,举牌也不思考,不商量,不计较,出价快速,甚至还大幅度地向上超过加价幅度“跳叫”,这都不像真买家,值得怀疑。
 
2、有时候为了方便拉高拍品价格,“托儿”们常常几组人一起竞价,因此,对某些拍品如果老是这几组人一起“较劲”,对别的东西一律不关心,这也就值得怀疑了。尤其当换了场次,书画变成了瓷器,这几个人还在那里什么都要,那就是“托儿”无疑了!
 
3、为了省事,拍卖行常常会将一个卖家送的拍品在图录顺序上排在一起,因此,如果看到一个人连续举牌按顺序竞买就会令人奇怪了,如果拍品之间又没有什么关联性、相似性,那就更像是“托儿”了!
 
4、买家在拍卖场上对拍品、价位是很爱吹毛求疵和计较的,一般大件、高价位的东西是不会买许多的,如果遇到在一场拍卖会上买到十几件以上的瓷器、珠宝的话,应该可以认为是“托儿”了。
 
5、收藏家、投资者一般都是有自己的爱好和投资专项的,如果一个人书画瓷器杂项见什么买什么,几百万的高价位拍品与几万几千低价位的拍品统收,很难说是一位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或收藏家了!
 
      拍卖场上出价者的策略应该是,认真了解拍品,确定心理价位,理性对待出价。有一些艺术品鉴定知识欠缺的买家认为:场上竞争的人多,一定就说明东西便宜或者是质量不错,可以参与上一把,跟牌竞买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一定要在辨别对方的行为不是“托儿”之后再出价才更为稳妥。
 
       投资者要学会自己判断拍品的底价,许多拍卖公司的拍品底价都是有规律的,比如下估价(低估价)就是底价,或者底价设置在下估价和上估价之间。因此,买家可以不必在意底价之前的场上竞价,等拍品竞价过了底价之后(尤其过了上估价后),再出价不迟,后发制人常常是成熟、理性的竞买人的表现。
 
 
[ 前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