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 » 作品评论 » 正文

董小明的水墨艺术探索:从水墨艺术到当代艺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8  浏览次数:955
应德国汉堡国立美术馆的邀请,4月11日,“半亩方塘——董小明水墨综合媒介展”在该馆开幕,共展出董小明近年创作的以墨荷为题材的纸本水墨综合媒介作品、铜版水墨蚀刻作品和水墨声像书法作品共30余件,展现了董小明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创作媒介创造的融诗意、哲理、技术为一体的艺术世界。

TB015(铝版) 70厘米×160厘米 董小明

 写在前面:应德国汉堡国立美术馆的邀请,4月11日,“半亩方塘——董小明水墨综合媒介展”在该馆开幕,共展出董小明近年创作的以墨荷为题材的纸本水墨综合媒介作品、铜版水墨蚀刻作品和水墨声像书法作品共30余件,展现了董小明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创作媒介创造的融诗意、哲理、技术为一体的艺术世界。作为深圳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该展览进入欧洲主流美术馆进行学术性交流,为增进中德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自从1980年代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之后,中国艺术便进入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汇的情境。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如何将中国自身的艺术传统与来自外部的艺术经验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美学形式的艺术,是一个崭新而严峻的挑战。在过去30年里,董小明就不断地在传统与现代这个课题中思考与探索,他的作品所展开的实验性和综合性、所具有的多维性和独特性,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典型的意义。

 董小明是一位学习了传统中国绘画的画家。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水墨是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他在水墨绘画上业已形成了高超的能力,对这种蕴涵着中国哲学和文化观念的艺术语言有着深切的理解。但是,他并不满足停留在水墨的传统风格上,而是力图将水墨的语言转换为当代的创造。在他的理想中,传统艺术向当代的转换,表达当代人对于现实的感受和文化的思考,才是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创造。他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这使他的艺术探索不断超越传统也超越自己。他的作品以水墨语言为基础,扩展到不同媒介的表现,形成了十分迷幻而新颖的视觉景象,是艺术上的中国经验与当代艺术观念结合的精彩成果。

 

TH015(装置) 董小明

 

对于有水墨经验的观众来说,董小明的作品给人以超逸水墨的体验;对于没有水墨经验的观众,他的作品则让人在体验的基础上认识水墨。董小明的艺术为本文化的观众提供了新鲜的样式,为他文化的观众则设置了一种视觉现场的体验。这些年来,他以“荷”这种中国古典绘画中堪称永恒的植物为主题,实验性地将水墨语言与影像相结合,与材料相结合,与声音相结合,与空间相结合,与环境相结合,构筑了一种关于荷的情境。在宣纸、金属、影像等介质上的荷,展现了他娴熟的水墨技巧和高度感性的写意语言,又因通过介质的转换而呈现出新的图像样貌和感觉氛围。在这种综合性的创作中,他调动了光、影、声、像等手法,与水墨写意的语言通融交织,使不同的语言方法形成有机的语言综合体。

 董小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了解也是深入的,在写意语言里吸收现代抽象绘画的构成方式,使得自己的作品从经营画面布局入手,在疏密、开合的节奏上新意迭出,意趣盎然,在落笔着墨之际贯注写的逸兴,笔线的品质别出机杼,特别拥有一种以痕迹为特征的笔墨属性。由于他在用笔用墨上保持了专注的追求,又不断在画面结构上经营探索,作品充满了水墨淋漓的气韵和整体浮现的影像。在某种程度上,他这种以痕迹为主导、以影像为特征的水墨作品已经暗喻和指示了向新媒体延伸的可能性,他从纯粹的水墨写意进入到运用新媒体与水墨相结合的领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语言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

 在当代艺术中,有许多画家都希望拓展艺术的表现力,使绘画的艺术语言与其他媒介相结合,形成新的视觉图像。董小明的做法不是简单的叠加和转换,而是调动起新媒介的材质和属性,用以表现自己在水墨写意上积累起来的感觉与经验。他紧紧抓住“荷”这个主题,抓住了“影”这个意象,抓住了“韵”这个语素,在金属板蚀刻上发挥腐蚀的效果,使刚性的金属材料因“蚀”的影像产生软性的意态;在数字图像的制作上,则力求单纯,突出影的幻动,营造荷影朦胧、流水有声的氛围;在整个空间的布局上,通过安排绘画作品与装置的关系,形成平面与立体的有机呼应,让人领略到崭新的关于“荷”的意境。

 董小明在水墨综合媒介上的实验,实际上是他长期理性思考水墨艺术当代发展这个课题的结果。他深知作为传统形态水墨艺术的拓展是一个艺术的难题,甚至是一个文化的难题。许多年来,他以一个组织者的身份推动中国的水墨实验和艺术研究,探讨传统水墨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生存状态,他也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持续不懈地拓展水墨艺术的表现域和表现力。他所做的,一是要解决水墨艺术的“主体性”问题。解决的方式不是延读传统,而是更新观念,将水墨带入当代文化语境,使之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形成新的生长点,由此内在地建构水墨艺术新的主体性。二是要解决水墨艺术的“公共性”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尝试运用综合的材料、综合的手段形成综合的语言,使水墨的世界得以开敞,形成具有“公共性”的空间。我相信,董小明的作品能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文化理想,看到中国当代艺术从传统通往创新的面貌。


 

 
 
[ 前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