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王林
近些年来,教育部先是在全国范围搞211工程,把不少专业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然后是各地兴办大学城,把学生集中于开发区与社会隔离。如果说,这两个举措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伤害还是隐性的,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弊端的话,那么,让艺术院校创作类专业招收博士生,则是完全搞乱了中国的艺术教育。
事情是从中央工艺美院并入清华大学开始的。且不说中工并入清华成为清华美院,断送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院和设计学院的品牌,时任院长成为几十代中工校友眼中的败家子。只说这样并入之后,中工教授成为清华教授,因名分因待遇之故,其创作类专业首先开始招博。这一招不打紧,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艺术院校迅速跟进,到现在已成大势与定局。
让我们来看看其中存在的问题。
博士生是干什么的?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这只要看看世界各国对博士论文的要求就会明白。艺术院校也有高深学问,那就是史论专业,并只限于史论专业。国油版雕及设计也有学问,但应归在史论范畴,指的是做研究而不是搞创作。举个例子说,哪有诗歌博士、小说博士,只有研究诗歌和小说的博士。曹雪芹要活到今日,也只能算是小说家而非文学博士。在大学中文系里,单凭写诗写小说,连本科也不得毕业。同理,哪有画画的、做雕塑的、搞设计的攻读博士学位的道理?历史上没有,世界上也没有,此非开风气之先,而是滑天下之大稽,冒天下之大不韪。
首先是博士生导师。在艺术院校里,专业教师都是以创作为主而非以研究为主,其教学也是关于如何画画、如何做雕塑、如何画设计图。其研究往往是创作经验的总结,少有高深的学术理论成果。说穿了,很多人自己也没写过能真正达到博士论文水平的文章。他们带研究生尚可,勉为其难去带什么博士生,图有博导虚名,却无端耗损无数精力,其人才资源乃是天大的浪费。
更严重的是,既然要招创作类博士生,就要有搞创作的人来考。在艺术院校搞国油版雕的人、搞设计的人,所有搞艺术的人靠的都是手上活路。为了考研,成天英语、政治,已经弄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现在再加上考博,必须周而复始,花大气力再来一遍甚至多遍,只怕是仅有那点功夫早已丧失殆尽。而且考上以后,还要学政治,学英语,学一堆所谓博士课程拿学分,花几年时间来做跟艺术创作没有什么关系的博士论文。究竟会做成什么样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有教育部装作不知。
更更厉害的是,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看重的是教师队伍有多少博士硕士比例。对教师的考评也是看重学历、论文数量及发表刊物级别,甚至只是凭藉科研成果的奖项(如教授评级)。这种技术官僚统计的强制性和虚假性本身就令人发指。而现在那种既不能真正深入学术研究又不能全心投入艺术创作的所谓博士,竟然成了艺术院校师资力量的抢手货,并且往往还以其高学历得以晋升。他们掌管艺术院校以后会造成什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无非是再带些同样的博士生,再推举同样科研差劲、创作乏力的后继者。长此以往,谬种流传,必定贻害无穷。中国艺术院校毁矣,中国艺术教育毁矣。
最近相关部门不仅直接扩展与提升艺术院校博士点招生学科类型和级别,以进一步扩大招生数量,而且还要让没有博士点的艺术院校有先设博导招生的机会,这些举措无疑将助长创作类专业招收博士的发展态势。这种违背艺术教育规律的事情,赫赫教育部毫无反省,一意孤行,居然还打算变本加厉地干下去。
是谁在摧毁中国的艺术教育?!
2011年10月1日
重庆黄桷坪桃花山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