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电视媒体要不要关注如今颇为活跃的当代先锋艺术?这是日前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争相讨论的主题。研讨会的发起,源于中国第一档、也是迄今唯一一档关注当代艺术的电视栏目《创意天下》正面临随时被末位淘汰的尴尬。
艺术人文频道创办于2009年的《创意天下》,每周二晚黄金时间播出,曾以精心介绍杨福东、丁乙、张洹等中国当代艺术家而在圈内赢得口碑,但无奈圈内叫好、圈外遇冷,收视率始终低迷徘徊。为了摆脱困境,《创意天下》不久前改版,将30分钟的栏目一分为二,前15分钟介绍当代艺术家,后15分钟播出一些时尚流行的资讯。收视率虽略有提升,却遭到圈内有关“不伦不类”的强烈批评。“这是无可奈何的妥协。”艺术人文频道导演杨少华坦言,“很多同事都知道这样做会造成分裂感,但又不得不做。”
收视率低迷:商业标准的错,还是美育的缺失
当代艺术离电视观众究竟有多远?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将此归于美育在国内的长期缺失,“每年招生时总会遇到钢琴过10级的学生连自己最喜欢哪个音乐家都答不上来。美术教育也大致如此。这样只有‘技术躯壳’的观众,又怎么能够真正读懂艺术?”
也有不少专家将矛头指向眼下电视圈唯收视率、广告收入论成败的风气。“在快餐式消费文化遍地开花的时候,艺术类节目的收视率怎么跟相亲类、娱乐类节目拼?!”艺术家刘建华直言,如果一味用商业标准来衡量的话,很多文化早就被淘汰了。在欧洲生活多年的艺术评论家龚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举例说,像德法共同合作推出的ART这样拥有1500万观众的知名艺术频道,是禁播广告的,靠拨款和赞助运营来保证节目的精致和纯粹性。
而事实上,上海这座城市需要艺术类的电视节目,因为当代艺术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每天都有新鲜的信息涌出来。“美术馆、画廊是这样,我们自己在学院里做老师亦深有感触,学生的需求也好、课题的设置也好,都是围着当代艺术、当代文化在变动。不呈现当代艺术,是电视媒体的缺憾。”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丁乙说。
呼唤平民视角,推广艺术气息的生活方式
那么,是不是电视媒体不适合承载艺术的内容?在多数专家学者看来,关键还是要看节目本身。艺术节目需要平民视角!“自说自话、不顾观众,你以为你在欣赏?!不错,你交流的对象是艺术家,但观众是什么样的人?你不管,就是问题。所以要想办法让当代先锋艺术和观众之间建立联系,这是电视策划当中的第一原则。”传播学者李同兴的一番话,让记者想到了BBC在2009年推出的一个艺术纪录片系列。这组纪录片的主角是影响当今世界的四大艺术家:毕加索、达利、马蒂斯和安迪·沃霍。与多数人物类纪录片试图把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所有历程全都包容进去不同,它们的视角放得很低,探讨的主题是“为什么这几位艺术家配得上他们的名望,他们的精神遗产是以怎样一种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比如在讲述毕加索时,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创作对建筑和时尚的影响;说到安迪·沃霍时,聚焦的是他创作的特有图像对广告和媒体的深远影响。
以百姓生活作为切入点来做节目,国内眼下火热的鉴宝类节目也是很好的例证。稍加观察不难发现,这些节目基本上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便是以“平民藏家”和大众化的收藏品为主角,拉近了观众和收藏的距离。然后,再通过藏品展示欣赏、收藏趣闻轶事等荧屏环节,发掘文物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使观众在明晰投资理财新趋势的同时,了解了历史文化知识,一举两得。朱大可把这种模式形容为“裹上糖衣炮弹,把真正的艺术核心传播出去。”“老百姓关注这类节目,出发点或许是异想天开的,看着电视上的文物值大钱,巴不得自家的破坛子也能卖出天价,然而,最终的结果是他们透过节目中专家的讲述和解读,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与人交流时不自觉地说出不少专业术语。”
朱大可说,他家旁边一家书店的经营之道很有启示意义:“书店里可以喝茶,并且放音乐、纪录片,搞各种各样的文学沙龙,大大推动了图书销售书店不能只是卖书,应该有充满书香的生活方式。艺术节目也一样,推介的不仅仅是艺术品或者某几个艺术家,而应该是有文化素养、艺术气息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