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 » 热议焦点 » 正文

艺术市场中的寄乐于画与寄利于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8  浏览次数:15615
当艺术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当大众媒介频频炒作的时候,当艺术展览铺天盖地的时候,艺术家追名逐利无可厚非。当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名利与艺术之间何去何从?是摆在当下艺术家面前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李苦禅画作 《秋色图》

其归根结底,就是“寄乐于画”还是“寄利于画”的问题。当我们追问“画画到底为了什么?追求什么?”的时候,不同的答案已经决定了画家的定位与风格取向以及绘画的成就。“寄乐于画”是文人画的核心定位,追求平淡天真,自然拙朴的趣味,抒发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绘画之意超越绘画之技;“寄利于画”是商品画的核心定位,以功利性为目标,追求符合某些利益集团的审美口味,绘画之技超越绘画之意。当画坛大多数画家都“寄利于画”的时候,绘画大家与经典的产生几率就大打折扣,这或许是当下绘画大家缺乏与文人画精神缺失的根结所在。

当代,文士身份在当下的环境之下是很难做到的,而隐逸心态与寄乐于画尤为重要,如果说隐逸心态使画家具备了与自然山水与心灵山水对话的可能性,那么寄乐于画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从绘画功能论的角度,隐逸心态与寄乐于画涤除了绘画中的宗教、政治、世俗等功利性因素,使绘画完全地转向山水自然与内心世界。这不仅是文人画的真谛,也是绘画佳作形成的内在基础。

“寄乐于画”是经典产生的主体标准,这种经典的评判体系,指向的不是画作本身,而是画家。当代许多艺术家是“寄利于画”,是要多提倡“寄乐于画”,“利”与“乐”仅一字之差,但作用于画作,就差十万八千里了。当画家的“真趣”与“诗情”为现实与功利性因素所掩盖的时候,绘画的生动性愈是贫乏。陈衡恪论文人画言:“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危机与时机并存,也只有当大多数画家“寄利于画”的时候,画坛正呼唤少数有远见“寄乐于画”的艺术家,创作出具有代表意义的经典之作。
 
 
[ 前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