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法国神父韩伯禄到上海创建了徐家汇博物馆,馆品主要是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之类的标本。该博物馆不收费,也不用领取门票,跟管理方说一声就行。这可能是中国境内首家免费博物馆了。另外,像1875年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也不收费。但是,1883年前开放的华众会博物馆收费。
从博物馆这一舶来品初次在华亮相算起,已有150年了。收费、不收费的现象从一开始就并存。中国目前拥有3000所左右的博物馆,拥有一流的宝藏,也具备一流的设计、设施。过去大多门庭冷落,是收费的缘故?
从200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的博物馆逐步实现免费开放,到今天已经3年了。但现实是,收费,不一定人少,免费,不一定人多,一般而言,去免费博物馆的当地人很少,大部分是游客。中国的游客很多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免费博物馆对其而言只是一个景点罢了。
即便是故宫,很多时候人满为患,而且它可看的东西确实独一无二。不过,这乌泱乌泱的人群中有多少是看门道的?有多少是看热闹的呢?后者也许要多一点。更多的人参观博物馆是为了猎奇,属于旅游行为,而非获知过程。如果从旅游业角度来看,博物馆缺少特别能吸引公众眼球的东西,无法满足公众“好奇心”,无法满足他们猎奇的心理。
另外诸如动植物博物馆、艺术品博物馆,需要较高鉴赏水平,而中国的民众大部分还只是对历史人物之类的、鉴赏门槛“较低”(其实不低)的博物馆感兴趣。
从公开数据可以看到,有的免费博物馆每年能接纳100多万名游客,可细究一下就发现,这100多万人里一半以上是来自境外游客,其实情况还是这样,国人并没有多少人去博物馆,哪怕免费。
为什么呢?过去,我们的博物馆很大程度上被当做一个搞学术研究的地方。这导致博物馆的展示方式、藏品介绍、推广理念不能被大众所接受。观众看不明白,或者无法深入了解。一流的展品没有用一种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来。很多博物馆对展品的说明,无非是出土时间、出土地点、叫什么名字,很多时候连用途也不说。对于一个大学考古系的毕业生来说,足够了。但这样的观众简直比藏品还稀缺。
这就牵扯到博物馆的定位问题,到底是给谁看的,是给业内人士看,还是给社会大众看。如果是后者,那就要用通俗的语言来阐释藏品内容。事实上,很多博物馆都有讲解员,不过都收费,而且讲解偏于程式化。现在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请志愿者来讲解,他们的语言更通俗,也有热情。
即便如此,观众在大多数时间仍是隔着玻璃看看展品,听听讲解,然后在门口拍张照片完事儿,能自己动手动脑做的事少之又少。
博物馆应该像市民广场一样,通过其文化特性集聚人气,让来者在这里能亲身参与,或者自由无碍地获取新知,再借助人气把文化特性发散出去。在苏州的昆曲博物馆里,经常有爱好者穿着戏服来唱戏。当经典的《牡丹亭》在寂静的博物馆里响起,人们在古物的簇拥中听古戏,实在是一件让人震撼的事。在这个氛围里,观众的疏离感就没有了。
还有,博物馆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比如给游客提供一些线索,在规定时间内寻找到目标文物并拍照,就像寻找彩蛋一样。最先完成的可以安排小小的奖励。这非常适合朋友聚会或者家庭活动。
所以说,博物馆免费开放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仅仅是开始。如何让观众免费而来,满载收获而归,才是最需要下工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