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与安源矿工》,1961年 ,油画
《毛主席与安源矿工》,1976年,油画
侯一民,1930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蒙古族。他12岁时随齐白石弟子陈小溪学习中国画、篆刻与诗词,16岁入国立北平艺专国画科,后师从徐悲鸿、吴作人等名师学油画。1957年毕业于由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主办的油画训练班。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壁画系主任、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侯一民是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巨幅油画《毛主席与安源矿工》和《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是两件声名遐迩的杰作。
《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是画家应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陈列馆之邀创作的,展示了当年刘少奇领导和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动人场面。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件作品被江青定为“为刘少奇树立丰碑的黑画”,并在举国上下进行过批判,直到“四人帮”被粉碎,刘少奇得以平反,这幅作品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从整体来看,刘少奇位于画面的中央,而不同年龄的矿工们手持采矿的各种工具,在他的带领下郑冲出矿井。在构图和人物安排上,画家巧妙利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疏密和松紧的关系,将画面前方的大面积的空白与中间密集的人群形成对比,于是,背景上少许的留白与前面铁轨路面的空白就构成了一种呼应关系。人群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组为画面左侧的人群。这五六个人物个个满腔怒火,表现为冲锋向前的姿势。第二组以年轻的刘少奇为中心,由于色彩的明亮和人物安排的松紧关系,使观众的视线很容易凝聚在这里,从而形成画面的中心位置。第三组是画面右侧向外涌动的人群。这一组的人物动势恰好使整个画面的人物动态获得了平衡。整个作品中群像的表现,在构成与组织关系上非常合理。可以说,既突出了中心人物刘少奇的领袖形象,同时也兼顾到领袖与群众的关系。在这里群众绝不是领袖人物的简单陪衬,而是一股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侯一民完成《刘少奇和安源矿工》的同时或稍后一些日子,开始构思《毛主席和安源矿工》,定稿于1976年,与前面一幅画相距15年。这幅画有温和的暖色调,坑道里又矮又黑,但藉着小矿灯发出的微弱光线,青年毛泽东正作宣传鼓动,矿工们围着他,或立或坐,或靠着坑木柱,或倚着镐头把,人物的动作、姿态都比较自然,很少做作。这幅画的色彩谈不上多彩,它以单纯、色阶丰富为特色。因为画家很注重运用这色调以表现这特定环境下的真实气氛。与《刘少奇和安源矿工》比照,可见出画家把握色阶变化的娴熟能力。前画主要用黑、白、红三个颜色,以皮肤的苍绿色、苍黄色做计调,又更多地侧重于素描表现。这种艺术处理纯粹是基于作者对作品的总体设想——素朴的需要,也有借助于这种色调以表现20年代中国黑暗的历史背景的寓意。
围绕这两幅画生出一系列悲惨故事,画家在文革期间蒙受不白之冤,创作也被迫中止。他既无为自己辩护的权利,也没有陈述事实的机会,他唯一可作的就是低头认罪和无休止的忏悔。做个历史画家何其难,尤其画现代革命史画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