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东方艺术是意象的,西方艺术是具象的,中国画是写意的,西方是写实的,东方艺术是精神的,而西方艺术是物质的。确实,在西方油画中,色彩的魅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一直是油画表现中最重要的特征,在这一点上,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差异巨大,绘画是视觉艺术,艺术家通过造型,为观者提供可视可感的艺术造型形象,或是具象的、抽象的,或是表现的。
达·芬奇主张尽其所能地忠实于自然,他把现实与绘画的关系比喻为“镜像”关系,主张忠实于客观对象的造型观念,使西方传统绘画艺术趋于求真。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区别于西方之处在于:它以意象性为其特点,“意象”可指艺术家的主观情意、情思,象就是指形象。
意象不是对自然形态的模拟,更不是主观无根据的臆造,它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加工、提炼、概括后的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带有创作主体、主观意趣的艺术形象,它是情与景的交融,既以客观物象为依据,也融入画家的感受。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是通过意象传达对象之神韵,其造型目的是为了“以形写神”。
唐代张躁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元代倪瓒说:“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说的是绘画来源于自然,但决不拘于客观事物,而是借物言志,以意造型。中国画家很早就认为艺术创作绝不仅仅是一个再现客观的过程,而是在创作中将主客统一的过程。意象一方面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实质的把握,一方面是画家主观精神情意的显示。它的造型情状正如齐白石所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画家董希文归纳指出中国绘画的造型特点之一就是力求单纯,事实上他说出了意象性造型的特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油画民族化思潮中,在艺术创作领域,艺术家们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如著名画家罗工柳先生创作的油画《前赴后继》,他在画作上有许多的思考,“由叙事转向象征,结构不断简化的结果,使题材的内容扩大,主题含意更宽了”。
有评议家认为,这张画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写意因素引入了历史画,以虚带实,以简求繁,以少胜多。这些都与西方绘画拉开了距离。从创作时间看,应该说这张画是罗工柳先生赴苏联学习油画回国之后创作的有民族特点的油画。这张画最引人注目之处是画中人物凝炼的造型,强烈的深浅对比使画面构图,造型的简洁性十分突出。凝炼的意象造型,使人物在哀伤中显出坚定,背景的处理象征环境的黑暗严酷,明亮的人物造型寓意了继续战斗的主题,注重表现对象的简炼、概括的特征。
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性造型特点,在五十年代,艺术家们多有关注油画民族化问题。在董希文看来,中国画重视对象的生命特点、对象的物性和表现最本质的东西,因之在形式技巧上,便走向不以可变的光为重,而重不变的形,不重色彩的光代作用,而重本色;不是停留在个别的对象,而是通过个性去概括对象的类型,中国画往往一笔下去就要求形象、质感与生命的三个因素结合。这种突出的追求自然界的生命特征和物性的表现手法,董希文认为可在油画中发挥,他归纳指出中国绘画的造型特点之一就是力求单纯。
吴作人关注的是中西在造型上的差异,并指出中国绘画造型的特点,如果说油画由于它的特点,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有可能把对象的色彩、质感、空间关系,尽情地表现出来,那么,在相对的情况下,民族绘画的造型就显得更加具有洗练概括的特征。在五六十年代的油画民族化的思潮中,以上艺术家代表了一种思维的路向,即在中西艺术造型的本质差异上思考一种可能性,在艺术创作领域,出现了不少意象性造型的油画作品。
我国油画长期以来,谈论的油画民族化问题大同小异,都是想在西方油画体系之外建立一个可以与之抗衡的中国油画体系。中国绘画重意境,靠的是笔情墨意来表现作者的构思与意象,产生情景交融的绘画意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精湛的笔法墨色的功底,是难以创造气韵生动、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与现实主义对人与物的表现相比较,意象化的造型是提炼概括的结果,意象化的手法对于人与物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强化,一种表现选择,也形成了绘画的审美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