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策展人作为职业,在中国的发展比较突然,经历了突然兴起与衰落的过程。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独立策展人职业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皮力、朱其、李振华等为代表的一些专业策展人,开始借鉴西方独立策展人的方法来策划展览。“独立策展人”基本上是一个舶来概念,独立策展人在中国的产生,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在中国,独立策展人的产生,有传统展览组织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需要的因素,有西方独立策展人制度影响的因素,也有市场经济对传统计划经济冲击的因素。
同时,当代中国艺术展览体制中的独立策展人现象,是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大环境的产物。中国的独立策展人在一开始就处于摸索阶段,需要不断探索、修正与完善。在中国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独立策展人在工作中也存在中国本土特色的经验和方式,也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
其实在“独立策展人”概念传入中国前,中国的一些策展人已经开始独立策划展览,有些人已经开始在海外策划展览,例如栗宪庭、侯瀚如、费大为、黄笃、吕澎等著名艺术批评家,也开始策划一些独立展览。费大为曾经说:“我与早期的侯瀚如都属于独立策展人,也包括小汉斯,但是此后我在尤伦斯任职期间,便不能算做独立策展人,即使展览没有盈利目的,在离开尤伦斯后,我又恢复到独立策展人的身份。”由此可以看出,“独立策展人”职业并不死板,在不同环境中,身份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此外,独立策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缩影之一。在“独立策展人”概念传入中国后,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处于“后理想”状态,批评家、策展人和艺术家对于展览的态度比较纯粹,并没有太多市场因素介入。对此,我认为中国独立策展人的生存发展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6年左右,艺术市场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所谓的第一批独立策展人的身份开始有所变化。在他们当中,皮力的身份变化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典型代表。从独立策展人到非盈利空间负责人,再到画廊老板,皮力身份“标签”的变化基本与艺术市场的变化相一致。
此前的独立策展人,除了黄笃、冯博一、李振华等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独立策展人的身份外,大部分已经不是纯粹的独立策展人身份,或者已经转换了身份。在2006年-2008年这段艺术市场异常繁荣的时间里,艺术界出现了一些年轻策展人,他们中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独立策展人,有些是艺术从业者。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影响力不够大,加之艺术市场开始出现疲态,一个或者几个展览后,很多人便销声匿迹或者变换工作了。有趣的是,一些策展人开始利用网络的“低门槛”化,在网上撰写评论性文章,将更多精力放到文章的写作上。也是在这个时候,艺术界一些年轻人对独立策展人的憧憬和美好梦想被击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