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意思是说,《论语》这部书对治国齐家平天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是历朝历代难得的“政治书籍”,但是,要把《水浒》和反腐倡廉联系在一起,就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但凡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这部书描写的是宋代农民起义的事,一些绿林好汉云集梁山泊之后,开始自己的“除暴安良”行为,可谓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起初,这些“聚义厅”的绿林好汉们,杀富济贫,仗义疏财,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后来以宋江为代表的投降派最后被招安,开赴东南沿海,与另一支以方腊为代表农民起义军进行殊死战斗,充当了封建官僚的炮灰,想来十分悲哀。
不错,《水浒传》里的确有些反腐败的描写,比如封建官僚的仗势欺人,官场的贪赃枉法等,但这并非是主流。那时候,人们根本不知反腐败为何物,杀富济贫是绿林好汉们朴素思想使然,如果说那时候就开始反腐败,纯属于痴人说梦。
当下官场语境里,之所以腐败乱象丛生,根本的在于我们的制度建设存在着问题,法律存在着盲点,致使有法不依,徇私舞弊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在干部任用、行政审批等领域还存在着权力寻租的空间,所有这些,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设计,堵塞漏洞。眼下有一种很不不好的倾向,就是在反腐败上过于讲究形式,而忽视制度建设,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比如,逢年过节,有些单位和个人通过发短信,号召人们要“拒腐蚀”,其号召力究竟有多大,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再比如,逢年过节,有些单位发放明信片,上面写上反腐倡廉的警示语,可谓用心良苦,可到头来有几个去认真执行的?最终还不都是沦落成了一种权力秀的道具?
其实,国外有很多的反腐败制度建设颇值得效仿,甭说是国外,就是我国香港地区的反腐败措施就颇值得学习。逢年过节,香港人既不发短信也不邮寄明信片进行“反腐教育”,可人家香港的官员在廉洁自律方面却自觉得多,为何?盖因人家有一种很好的制度建设保证了官员不敢轻易地触犯为官底线。我们倒好,今天一个教育,明天一个展览,最终官员腐败问题依然是屡禁不止。
一部《水浒传》的本意就是“造反”,把它弄成“反腐教育基地”实在有些南辕北辙。“短信”反腐靠不住,同样,“水浒”反腐也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