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家时代到资本时代 买家被推上“看客席”
记者在现场碰到了不少乘兴而来却被高价推上了“看客席”的买家。对他们而言,参与拍卖几乎变成了“捧人场”、长见识。现场多位收藏家表示,“拍品要价太高,只能拍点小东西”,有不少人甚至只能空手而归。
“现在不能买了”,这是在圈子里“玩”了二三十年的收藏家吴耀的一句颇为落寞的话。他有些无奈地说:“这次拍卖会我看中的很多,但我们是搞收藏的,现在不能到这里买,只能够来摸摸行情。”据他讲,感觉去年与今年的价位差别很大,去年5万元的,今年甚至要30万元,不排除这里面有猫腻。在他看来,好东西一定有,但不能随随便便下手。现在的拍卖公司都不保证真假。他说,自己的朋友不少搞收藏的,钱肯定是真的,但有时买来的东西是假的,大家都想捡个漏,事实上并不好捡,没有那么幸运的。也不是说没有这个“漏”可以捡,自己要有这个眼光。所以不懂的人还是要注意,这个圈子不能随便碰,水很深很深,包括名家的字画,10个专家有10个说法,还是上当的人多。
而江苏某房产公司室内设计师陈琳发出了“艺术品市场实际上从藏家时代进入到资本家时代”的感叹,更是折射出雄厚的资本对于艺术品市场里一部分人的杀伤力度。此次拍卖会,他裹挟着在一般人看来有点“雄厚”的600万元资金,奔着潘天寿的作品《神憩图》而来,却空手而归。据他讲述,本来他的心理价位是打算以500万元拍下的《神憩图》,但经过几轮拍卖,很快就超过了他的心理预期。他最后一次举牌600万元,瞬间就被其他买家“覆盖”……在一次又一次的举牌中,600万、650万、700万、800万、900万元……《神憩图》就这样与他擦肩而过。动辄千万、上亿元也不稀奇的拍品频频出现,使得他的600万元看起来显得捉襟见肘。
作为此次拍卖会上的卖家,王进福这次从日本带了200多方印章过来上拍,在17日晚上的篆刻专场拍出,颇有收获。卖东西的同时,他也关注着想“买”。他说,自己从“玩玩”开始,慢慢做起来,等真正想做这行的时候,发现晚了。这次有很多喜欢的作品,但因价格太高而难以下手。他反问记者道:“你看现在拍的字画有几个能负担得起?”都讲收藏需要交学费,要少交学费,但事实上是学费根本交不起,一次贪玩就可能让你血本无归。
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第一次看拍卖会,刚进会场,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正好坐在记者旁边。坐下听拍不到10分钟,就起身准备走人,记者问他怎么这么急,他抛来了一句,“价格太高了,吃不消。”“本来打算来拍点东西,但价位实在太高了,连小东西都没拍到。”沈先生从山东赶来看这场拍卖会,但因价格过高,他在杭州逗留了一天就走了。陪朋友来看画的李先生,是去年刚开始接触拍卖,他说,“这次过来也主要是长长见识。藏品的估价比去年高出很多,没有钱买,只想来多看些书画真迹和砚石实物。”平日爱好收藏古籍的张先生,特地从湖洲赶来看这次古籍专场,也说:“现在的东西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元,老百姓没法下手。这次看能不能拍到(古籍),不过也得价格合适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