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韶山市乡间,存有民国初年一个“拯溺局”遗址。文物专家近日通过研究碑文和调查走访,认为这个中国早期的慈善机构,专事救济生育女孩贫困家庭、遏制溺杀女婴恶习,对研究中国慈善事业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湖南省湘潭市辖内韶山市杨林乡瓦坪村5间年久失修的青瓦泥砖破旧平房引起了文物专家的关注。这些房屋,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中叶民国初期以前。其中一面墙壁上镶嵌一块1米多长、约半米宽的汉白玉石碑,显示这一遗址曾有特殊的社会功能。
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盛兆华介绍,文物专家经过仔细辨认已经完整录下了遗址汉白玉石碑上镌刻的《拯溺局碑記》。碑文中记录了当时令人触目惊心的溺杀女婴行为:当时一些人生下女孩后,有的因为孩子太多“厌而溺之”、有的因为生下多胎都是女孩“愤而溺之”,有的怕因为哺乳女孩影响下一胎生育男孩“急而溺之”,还有的则因为家庭贫困或者担心将来没有财力为女儿准备嫁妆“吝而溺之”。碑文指斥这种行为“绝灭生道”、破坏人类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干天地之和”),是人伦的悲剧(“失其本心者也”)。
湘潭市和韶山市文物部门考证发现,韶山“拯溺局”为当地杨氏家族出资兴建。“拯溺局”除了房屋,还有30亩水田。“拯溺局”通过接受社会的捐助和30亩水田出租收益,为当地和周边生育女孩的家庭发放口粮。具体做法是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十二月初一对凡生育女孩的家庭,按每个女孩发四担谷子(相当于250公斤)的标准加以补助,意在缓解生育女孩经济负担,不再溺杀女婴。这一机制,曾持续多年。
目前,韶山“拯溺局”已经被列入文物保护。一些专家认为,韶山“拯溺局”对研究中国慈善事业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所体现的男女平等、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和善行,值得后世人们弘扬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