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各大春拍在一片喧嚣中渐渐落幕,除了各大拍卖会上表现抢眼的中国书画,陶瓷在各拍卖会上的表现也不遑多让,香港佳士得2011春拍中国瓷器及工艺品共成交8.3亿港元,一对清乾隆御制鎏金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以5106万港元成交,创下掐丝珐琅器皿世界拍卖纪录,一尊南宋青白釉观音菩萨坐像以2530万港元成交,创下青白釉瓷世界拍卖纪录,另有一件“清乾隆蓝地珐琅彩双龙莲纹盌蓝料双方框四字楷书款”以6002万港元成交,成为最高成交单品。
陶瓷是一种历史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表明了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我们的祖先发现了火,于是从野蛮过渡到了文明。在新石器时代,一个偶然的机会,火旁的黏土变得非常硬,于是他们烧制了陶。从此泥土改变了特征,随心所欲的捏制,变成了很多容器,还被烧成砖盖成了我们的房子。守着黄河流域沿岸,我们的祖先们男耕女织。到了汉代,他们在陶器上上釉,让泥土变得有颜色有光泽。高温下,火的艺术诞生了。
陶与瓷的不同之处有三点:第一、烧制的温度高低不同,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要比陶器的烧制温度高300-500℃;第二、原料的改进,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第三、瓷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而陶器表面很粗糙。因此只有在工艺水平上升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瓷器才会诞生,所以陶瓷的发展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
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成化年间创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
瓷器的流通与收藏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封建社会时期文人们附庸风雅,买瓷器赏玩,但是在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最高鉴赏者是王朝统治者,当年宋徽宗对汝器爱不释手,曾为之题诗“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此后,天青色即为汝窑瓷钦定的颜色名。由此可以看出陶瓷收藏的历史之久远,“如果将时间坐标从古代逐渐拉回现代,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陶瓷的收藏是有周期的,在盛世之时,陶瓷的收藏极为盛行。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老百姓生活富裕,不愁吃穿,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收藏陶瓷正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收藏家王先生说。
鉴赏是一种学识
中国有句俗语,叫乱世藏黄金,盛世买古董。魏晋南北朝,从黄巾起义开始,其后三国之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对峙,没有战争的年份屈指可数,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文人雅士至多有新亭之叹,很难凭空生出赏玩之心。没了赏识者,艺术品就失去了源头,甚至是失去存在价值,很多艺术家没有意识到此,即使是欧洲启蒙主义者,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狄德罗先生,也在他的专著中感慨道,艺术家的价值有一群完全不懂艺术的投机商来决定,这是何等悲剧。事实上,投机商和艺术家是天生的同谋者,没有投机商的推波助澜,那才是艺术家们的末日来临。
“在今天的中国,所谓投机商亦并不是贬义词,在艺术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投机商只是指那些将艺术品推给藏家的卖家,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只是正常的市场买卖行为,参与市场的双方属于公平交易,那么对于收藏古瓷的藏家来说,就需要相当谨慎,而且对陶瓷鉴赏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对于一件瓷器,对于釉色、器型、胎质及气泡等,有一个不对就要否定它。”收藏家王先生说。
每个朝代的陶瓷有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器型、不同的落款方式以及不同的制作工艺等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瓷器的真假以及年代的辨别成为可能。“作为一个藏家,首先必须对中国陶瓷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了解每个个朝代瓷器的基本特征,然后再从真的东西,老的东西开始学起,多摸、多看,增加自己对不同陶瓷的直观感觉,这样不断的接触之下,才有可能能够辨别出陶瓷的真假,当然即使是再有名的专家也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收藏家陈先生说。
收藏是一种文化
2010年9月末,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走进东莞,在东莞艺展中心举办的的免费鉴宝活动吸引了上千藏友参加,免费鉴宝活动的举行以及央视鉴宝专家的现场鉴定,引起了东莞收藏界的轰动,也掀起了一场收藏热。这股热潮无疑点燃了东莞人收藏的热情,有助于东莞市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发展,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也契合了东莞政府打造文化名城的政策。
东莞市政府提出打造文化名城的口号后,各种文化艺术产业都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一些艺术品交易市场纷纷建立,最近位于可园附近的博雅斋以及位于旗峰路的中和堂正在筹备开业,这些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成立无疑夯实了东莞市文化建设的基础,有利于文化名城的建设。“但是文化从来都不是靠打造而成的,文化需要耐心的培育,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收藏只需实实在在的买一些可提高文化修养的艺术品,体会其中的文化意境和内涵,那么文化之城就会慢慢的形成了。”山外山负责人唐总说。
文化名城需要培育,而东莞市的古玩市场也需要培育,“虽然现在东莞有很多卖古玩的店铺,也有很多收藏古玩的藏家,但是真正有水平的藏家并不多,很多人都是抱着投资的心态来购买陶瓷的,这也无可厚非,真正重要的是大家都要静下来学习如何辨认瓷器,”收藏家陈先生说,“而就陶瓷收藏来说,无论是全国还是在东莞,真正有水平的收藏家,都只是在一个小圈子内部交流,他们很少跳出这个圈子跟外界沟通,所以陶瓷市场亦并非一两天就能建好,也需要我们共同的耐心培育。”
封建社会时期文人们赏玩陶瓷,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升值,而是提升自身的品味,丰富自己的内涵。“收藏本就是一种文化,古人们收藏陶瓷不是为了投资,为了升值,而是看中瓷器本身的美。即使八十年代早起的收藏爱好者们收藏陶瓷、钱币等东西也不是为了升值,比如我当时收藏一个民窑瓷器要五十块,而现在市场价到了五千,但是我们当初并没有市场的预期,只不过是这件东西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慢慢的升值了,这不过是附带的东西,而今天的收藏界只能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的浮躁。”收藏家王先生说。
据统计,现在中国玩收藏的人约有一亿人,如此多的人投入对收藏的热情,一方面说明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不愁温饱,有资金可以做其它事情,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中国社会的浮躁,“在经历了几次动乱后,中国历史上留下的瓷器能有多少呢?一亿人能否每个人有一件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待这股收藏热潮,认真的审视才能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王先生说。
文化建设的轻与重如何把握,这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考量与把握,收藏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在不断的传承之中演化成现在的形态:每个人都想收藏,但是很少人懂如何收藏,而更重要的是,收藏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投资还是欣赏,还是其他,我们每个人都要仔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