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日本东京中央拍卖公司在上海举行了一场拍卖预展,1500件拍卖品皆是中国艺术品,吸引了不少江浙沪的收藏爱好者。
与日本拍卖公司远渡重洋相比,记者发现,近几年来,国内有不少收藏爱好者和投资客也热衷去海外购买艺术品。“淘宝”的路线图也从最早的欧洲转战至如今的日本。
尤其是自从日本地震后经济低迷,更希望中国民间热钱涌向流失在日本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日本东京中央拍卖公司作为当地知名拍卖公司来中国办预展,其实就是一种市场的表现。
巧合的是,有三十多名浙江人这几天刚从日本淘宝回来,为我们揭开了“日本淘宝团”的神秘面纱。
10天逛遍6座城市的拍卖场
浙江省收藏协会秘书长贺善达是这趟“日本淘宝团”的领队。
关于组团去日本买艺术品这回事,贺老爷子已是驾轻就熟,因为自2009年12月第一趟日本行后,这样的淘宝团已组织过5次。
“这趟是7月初出发的,一共10天,在日本跑了五六个城市,几乎每一天都有一场拍卖。”贺善达说,淘宝团虽然也是通过旅行社来安排行程,团费在万元以上,但最大的区别就是不逛景点,就逛艺术品拍卖场。
贺善达说,他们一共有30余人,都是来自浙江各地的,收藏书画、玉器、瓷器、古玩杂件等各种门类的都有。“淘宝团”一共包了两辆大巴车,每辆车都是45座。记者很是纳闷,一辆车只坐了三分之一的位置,那不是很奢侈吗?
“这是有讲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去买艺术品的,至少要空出大半个车子,这样才装得下。”他说,像红木之类的藏品个头较大。“跑了近10个拍卖场,一辆车子很快装满。”
据说,回国的时候,“淘宝团”的团员们坐飞机时行李超重,绝大多数人只好额外再支付一笔托运的费用。
竞拍者靠眼力“淘宝”
“在日本,我们一般有小拍和大拍两种。大拍就是一些像童梦这样知名拍卖公司组织的,我们会提前一天到,然后在预展中,把所有待拍品先看一下,等待第二天正式开拍。”贺善达说,像这类大拍,拍卖公司都会事先把图册邮寄到国内,在封面和内页上都会有中文介绍,而他们去预展看实物的目的,就是事先鉴别一下真伪,因为国内外的拍卖场规则都很一致,并不能一定保真。
“大拍会有1500件以上的艺术品,现场配有中文翻译,就连拍卖金额都会直接用人民币换算好。台下往往会有两三百位竞拍者。其中的很多人我们都认识,毕竟大家在日本已经碰上好几回了。”
“小拍往往是日本的一个县、市内集中一批中国的艺术品,一般在500件左右,台下大概五六十人竞拍。”贺善达介绍,开拍前,卖家直接拎着篮子,装着藏品上台,竞拍者会有3—10分钟的时间来看东西,然后就直接开拍了。
贺善达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卖家也可以参与拍卖中。“如果没有喊到卖家的心理价位,那他也可以举牌报价。”
鉴定时间短,艺术品门类多,这就很考藏家的眼力界。“这不仅是懂不懂货,还要懂不懂行情,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定位一个合适的价格,是很需要本事的。”贺善达说,组团淘宝的另一个好处就体现在这里,因为很多人会给你一个参考意见。
投资客多过收藏客
贺善达告诉记者,浙江组团去国外淘宝,其中一部分都是浙江民营企业家,以中小企业为主,个别企业家本身就是收藏爱好者,即使自己没有时间,也会喊一些收藏界的同行代买。
“从这次日本回来,我发现在日本拍卖的中国艺术品,价格越来越高,至少比一年半前翻了3倍。这点所有人都很有感触。同时,顶尖的东西越来越难看到。”他认为,助长流失在日本的中国艺术品价格翻涨的原因之一,就是赴日淘宝的国人实在太多。
“去日本淘宝,究竟能不能赚到钱,姑且不论,但我想这1万多块钱的路费肯定能赚回来的。”不仅如此,他说整个淘宝团中,做古玩等艺术品买卖生意的比真正搞收藏的人还多。
有圈内人表示,像这种日本淘宝团,淘回来的艺术品其真伪和价格都有待商榷,其中买回来假货的比例肯定不小。“买回国后拿出去一看,如果发现结果是个假的,这种事情很多人都不会说出来。”圈内人士透露。“如果在日本买了10件,一般只要能卖出去两三件,基本上就能包赚不赔,这么低的风险足够让投资客们为之痴迷。”一位有30多年玉石收藏经验的行家这么认为。
国内外藏品价格差拉大
一张红木的桌几,起拍价为20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50元左右,最终拍到1000元人民币。还出现过这样的例子,贺善达说,“有人仅用100元就买到了一个清代的笔筒,有人花了360多万元买了嘉庆皇帝的私印……”
就拿贺老爷子来说,他最喜欢收藏香炉,光一趟就买了3个香炉回来。看他的表情和聊天时的心情,就很能感觉得到,他认为这趟日本淘宝行赚了。
“捡漏”是这些去海外淘宝者的普遍心理,国内收藏品的价格被越拍越高,资金的大量涌入是促使古玩市场繁荣的最主要原因,同时造成市场的价格虚高,这使得部分收藏者和投资客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日本。能在海外淘到便宜货,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但有人开始担心,价格差下驱动众人的捡漏心理,大量的淘宝客和民间资金涌入,日本会渐渐失去“淘宝天堂”的地位。因为前几年,新加坡等地一直是中国收藏者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造成了新加坡文物价格翻了十余倍,而且假货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