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书艺的舞台
选择落户F518创意园,对王乃栋来说,是一种回归,对宝安区乃至整个深圳文化而言,可能也是重聚力量、蓄势待发的一种象征。王乃栋1992年从新疆石河子市调入深圳宝安区文化局工作,2006年他离开深圳,应邀担任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讲授书画鉴定课程。而现在,王乃栋又回来了,他说,宝安区委宣传部对他入住创意园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说明宝安区乃至整个深圳市对文化的重视。
走进王乃栋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墙壁上悬挂着的近十幅王乃栋大字草书,这些书法作品尚未装裱,王乃栋介绍,今年8月,宝安文化馆准备举办王乃栋个人书法展,这些作品正是为个展所作的准备。工作室内有一张三米开外见方的大书桌,这就是王乃栋施展书艺的舞台。
学术研究的结晶
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领域,王乃栋是一名拓荒者,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本身,数十年来,他沿着自己的思路不断地探索着,而创库8号王乃栋的工作室里,便摆满了这些探索的结晶。
工作室内陈列着王乃栋所有续集出版的书法作品和学术研究成果,包括:《王乃栋书法集》、《丝绸之路与中国书法艺术——西域书法史纲》、《写意甲骨文》、《中国书法“鸳鸯对”鉴定图典》、《鉴评本怀素自叙》、《中国书法墨迹鉴定图典》、《中国书法三大体系图典》、《中国书画分类鉴定图说》,等等。这些作品足以奠定王乃栋在中国当代书法界的地位。
王乃栋说,搞书法艺术,特别是搞学术研究,一定要能坐得住冷板凳,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清高,艺术家也需要经受市场的检验。他说自己入住F518创库,正是要借助这方已经成熟的平台,把自己的书法艺术和学术研究成果推广开来,以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不甘寂寞的开拓者
其实王乃栋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他自谓在当代书法艺术领域,自己是一位勤劳的开拓者。
王乃栋觉得,他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填补了中国当代书法领域的空白,比如他开创的“写意甲骨文”,比如他对敦煌书法史的研究,比如他目前专攻的草书创作,比如他为高校开设的书画鉴定课程。
王乃栋与书法的缘分,是小时候在上海的书店里结下的,那时他省吃俭用买了很多碑帖拓本,包括王羲之、苏轼、米芾等人的字。1966年,20岁的王乃栋响应号召到新疆上山下乡,他随身带的,就是一箱子碑帖。正是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王乃栋对书法妙道有了深刻的感悟,他的“写意甲骨文”也由此诞生;正是因为入读了新疆大学考古专业,王乃栋从此与书法鉴定及西域文化结缘,并写出《丝绸之路与中国书法艺术——西域书法史纲》这样一部重要著作。
来到深圳后,王乃栋渐渐萌生一个念头——要在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构建自己的古典书画鉴定体系。在深圳呆了近20年,王乃栋说自己做学术研究的心态和干劲,跟年轻时在新疆一个样,他几乎不参加社交应酬,业余时间,除了出入书店、博物馆、展览馆之外,他总是独守书斋,潜心钻研。
做研究需要博览群书,需要广泛搜集资料。作为宝安区文化局的一名普通职员,王乃栋在这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但他认为,条件好的人,容易浅尝辄止,条件不好的人,才会执着追求。
无尽的探索
王乃栋将3000年中国书法现象归纳为三大体系:实用书法、艺术书法和伪异书法。他认为这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三条主线,书法根基于实用,升华为艺术,衍生出伪异,三位一体,是中国书法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平面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
他还认为,书法教育、书法宣传,要有两个基础:一是要有鉴赏能力,即有能力分辨作品的优劣,这是最基本的;二是要有鉴定能力,即有能力辨别作品的真伪,鉴定真伪是最难的,而只有识别真伪,才能进行高层次的审美。现在很多人讲书法,不管作品美丑,不管作品真伪,只按照旧论陈说,往往以讹传讹,为丑作宣传,为赝品宣传。
正因为如此,王乃栋为大学开设书画鉴定课程,并精心编撰了教材。这份教材目前尚未出版,王乃栋将这份未刊的讲义翻出来给记者看,向记者讲解他是如何教学生鉴定书画真伪的。
但是,王乃栋的开拓显然遇到了阻力。由于各种原因,他在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的书画鉴定课目前已经停了,王乃栋并没有气馁,他认为书画鉴定是一门很好的课程,既然已经回到深圳,他希望南方能有高等学校开设这门课,他正在努力寻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