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讯 » 活动预告 » 正文

白驹过隙——刘向华水墨艺术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2-12  来源: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作者:artmmm  浏览次数:495
白驹过隙——刘向华水墨艺术展于2015年2月5日17:00在澳大利亚墨尔本Box Hill Art Centre开幕

白驹过隙——刘向华水墨艺术展于2015年2月5日17:00在澳大利亚墨尔本Box Hill Art Centre开幕

  

  穿越时空的在场——刘向华水墨作品解读

  文/崔付利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一种回归传统的转向,不可否认,传统无疑可以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文化资源。但回归传统绝不是传统图示或语言的挪用,而是如何在当代文化的视野和社会现实语境中,对传统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转换,从而在当下赋予传统新的生命和内涵,刘向华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和尝试的艺术家之一。在他之前的“城市山林”系列装置影像作品中,煤气灶、锅盖、管件、淋浴器、小便池成为作品的创作材料。浴室里淋浴花洒做的荷花和莲蓬;小便器构成的琴几;坐便与太湖石重构成的山林盆景式坐椅;厨房里的锅盖做的荷叶。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消费主义社会,刘向华用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日用品来解构这个已经物化了的世界本身。在材料的运用和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与美学观念赋予新的意义和转换,并将个人的观念与态度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这和他在高校从事中国传统园林及民族环境艺术教学与艺术研究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更多的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研究、继承和转换。

  

  

  前不久,刘向华邀请我为他即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博士山艺术中心举办的个展撰写作品评论文章。起初,我以为此次个展作品仍是“城市山林”系列或其延续,但收到资料才发现竟是他的水墨作品,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刘向华的水墨作品。虽然他的“城市山林”系列和水墨作品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展开,但这两个系列作品不管从材料、呈现、解读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在刘向华的水墨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画具有抽象绘画所具有的空间前提条件,那就是“时间、对象、视点”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恰恰是由于中国水墨画的诗意性所决定的。从刘向华的水墨作品中不难发现,他作品中对叙述性的弱化、情节性的抽离以及对生活性的跨越都源于一种诗意性的表达,甚至营造了一种拒绝分析的诗意性空间。

  

  

  水墨画的基本用笔技法“皴、擦、渲、染”在刘向华的笔下将时间概念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水墨本身在宣纸上所形成的自然痕迹,还是在浓墨、淡墨之间的交叉与叠加,都流露出一种时间造型性的视觉表达。同时作品中的“线”不仅将画面中时间的隐性存在串联起来,同时将画面经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和维度。这使得中国画水墨之中形式的视觉抽象成为一种视觉的时间向度,同时也构建了水墨本身所潜在的意境空间和中国哲学层面上的宇宙空间。在作品局部的着色处理上,一些犹如茶渍般的视觉处理,宛如时间在画面中肆意的蔓延和生长,直至锈迹斑斑,饱经沧桑。而在点、线、墨的布置和挥写之间,却不失传统笔墨富于情绪与动感的、清朗而滋润的表现力。或许,这与他此次个展主题“白驹过隙”有着些许暗合。

  

  

  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在一种全球化的语境背景下,中国需要重新去审视一个民族国家应具有的民族文化身份,及其文化主体性认同问题。在全球文化的背景和语境中,自然会唤起中国当代艺术在文化主体意识上的自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水墨便成为一个最重要的策略和手段。然而,当下对于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多是以方法论的角度从水墨画的系统内部出发,沿袭之前的逻辑线索,试图以形式的革新达到当代精神的探索与表达,希望通过当代水墨何以通过形式的革新达到现代精神的探索与表达。从艺术史的发展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抽象水墨”,还是90年代提出内涵更为广泛的“实验水墨”,中国水墨艺术在面临一种现代艺术的转化上的方法上有着多重选择,比如像符号化的图式、材料拼贴,甚至是强调观念的水墨装置与行为艺术等等。但是,在水墨图示的构建之中,如何谋求一种新的空间尽可能似乎成为一个更为艰巨的挑战。无论从刘向华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由意境空间向视幻空间的转换,还是从一种集体文化维度向个体心理空间维度的转换,他一直在水墨图示构建的方向上做着努力和尝试。

  

  

  

  虽然笔者一直从刘向华作品中的时间线索因素入手,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此次展览中作品与现场的关系。在刘向华此次展览中,现场并不是简单的作品陈列,而是一种作品与空间的直接对话,抑或是一种时间与空间辩证关系的在场。福柯曾经质疑,时间为何总是被认为是“丰富、多产、生命和辩证的”,而空间总被认为是“死气沉沉、板刻僵化以及非辩证、不运动的”?而在刘向华展览中,我们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答案。我们会发现在他的展览中,作品与空间都获得了不同意义上的延伸,尤其是他几件巨幅作品不仅贯穿了整个展览线索,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空间弥漫。同样,展览空间也因作品而产生了另外一种存在意义,因为现场已经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上的概念,而成为更具东方神秘色彩的幻境和宗教仪式感,它或许伴随着刘向华展览的举办转化为另一种存在方式和意义。恰恰是在这样一个现场中,时间也似乎进入凝固和静止的可触摸维度,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有刘向华的水墨作品,同样还有作品背后所承载着的东方文化的历史和底蕴,以及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水墨的认知和转换。

  

  

  

  不过,需要我们警惕的是,水墨作为一种艺术媒介,并不具有保持民族文化根性的功能,更关键的是,当下的语境也不能够提供水墨在新时期内依旧延续其传统的表述意义。水墨的本土特质不是媒介,虽然当代水墨是以媒介为起点,当代水墨应该超越水墨作为媒介的外化物质性存在,消除我们对媒介过于工具化的运用,而是更应着手探讨水墨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水墨在现实情境、国际化语境下的当代性。正希望如刘向华澳大利亚个展的邀请函中所提到的:“白驹过隙:刘向华水墨艺术展是对于全球化语境下海外华人世界的文化认同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对于多元文化交织的国际都市空间模式中跨文化认同的探索性实践”。

  2015年1月17日

  重庆大学城

  

  

  

  

  

  

  

  

  
 
 
 
[ 艺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艺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