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对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如今,农历年还未过半,有媒体报道新一年的视听大餐“春晚”已提上准备日程。16日,“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在此间召开,70余位民俗学、文化学专家学者出谋划策,让渐渐淡去的“年味儿”又浓起来。
“在这样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或多或少都缺乏讨论春节文化的兴致,但是在春节文化上出现的问题,根子却深藏在日常生活中,反映的是我们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化。”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铁梁在座谈会上指出,“年味儿淡了的真正原因,是时代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变了,彼此交流的方式也变了。”他认为,这些变化比物质生活的变化还要来的深巨。
刘铁梁认为,人际关系改变带来的情感危机,不可能靠保留春节等民俗文化形式就能奏效。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农村人口的外流和家庭结构的残缺,一方面是城市中居民迅速增长和人们之间的陌生化,这两方面极大地动摇了传统社会互动关系的结构,传统民俗文化作为情感交流的方式和符号意义,很难在生活实践中发挥作用。
“真正的问题是理解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老百姓的情感诉求,鼓励老百姓自主的节日文化创造,并为此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刘铁梁说。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文史研究馆馆长周義则认为,要吸收异域节庆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兼容并蓄的精神在继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把国外节日中一切新的、先进的、开放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吸收进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潘鲁生提议深入分析当前“春节符号”存在的主要问题。他认为,“春联”“福字”“中国结”等“春节符号”的文化内涵展示不够丰富,而西方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等视觉符号则丰富多彩。
此次座谈会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主持座谈会,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出席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