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岭南书画艺术节始是海珠区响应广州市“一区一品牌”的部署,主办并承办的大型文化活动。“艺术节”始创于2007年,三年为一届。2010年举办的第二届岭南书画艺术节,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群星奖”中的项目奖(群众文化艺术类最高奖),成为广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优秀社会文化项目,海珠区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称号。通过第一届和第二届“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也对厘清“岭南画派”历史、凝聚“岭南画派”传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岭南画派”发源地的十香园纪念馆,如今已成为海内外公认的“岭南画派”祖庭,吸引了包括省港澳、台湾、德国等地大量艺术家、学者、爱好者慕名前来,对于弘扬岭南民族文化、提升“岭南画派”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前两届“艺术节”相比,本届“艺术节”开幕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看点:
看点一:“隔山祖师”雕像和“岭南画坛名人历史长廊”落成揭幕
“艺术节”简洁的开幕式上,著名雕塑家潘鹤教授、梁洁华、刘斯奋、海珠区区长徐咏虹一起为“隔山祖师”居巢、居廉雕像揭幕。展馆外以“岭南画坛名人历史长廊”为主题的雕塑景观,与当下岭南画坛代表人物的手模浮雕(手印墙)组成的一系列的人文历史景观,以立体形象的方式展示着“二居”到“岭南画派”的传承脉络,也为“艺术节”和十香园纪念馆增添新彩。
居廉、居巢在近代岭南画坛上并称“二居”,两人既是兄弟,同时居巢也是居廉艺术道路的导师。“二居”创造与发扬光大的撞水、撞粉之法,在近代岭南画坛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居廉也是高剑父、陈树人的启蒙老师,后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史称“二高一陈”创立了“岭南画派” ,二居“也因此被誉为岭南画派的”隔山祖师“。
看点二:古溪新瑶——岭南书画名家重谱“瑶溪二十四景”书画长卷惊艳亮相
早在1914年,广东名家崔芹曾绘过“瑶溪二十四景”册,在相隔近百年之后,艺术节组委会邀请了欧豪年、黎明、刘斯奋等52位两岸四地书画名家以海珠区古瑶溪人文历史景观为内容联袂创作。艺术节开幕现场,长达60米的“瑶溪二十四景”书画长卷正式与观众见面。该长卷采取一书一画的形式创作,意在重新诠释“岭南画派”精髓,深入解析“岭南画派”产生的地理和人文渊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随着城市发展和自然变迁,古瑶溪二十四景遗迹除“石马岗”、“待月桥”、“合流津”三处外,其余现皆已不存。因此这件再现历史的作品,堪称“当代岭南画坛的《富春山居图》”。观众可以透过它,深入理解“岭南画派”产生的地理和人文渊源。
瑶溪二十四景是晚清到民国时期河南(今海珠区)瑶溪沿岸及其附近的二十四处游览景点,曾以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和素妆雅朴的田园景貌而吸引游人逸士和骚人墨客的青睐。
看点三:十香归园——居巢、居廉书画文献展
“十香归园——居巢、居廉书画文献展”于9月22日-28日在十香园纪念馆举行,将展出40多件有关“二居”的珍稀文献资料和80多件“二居”书画精品,其中首次露面的香港私人藏品《十香花图册》,为研究十香花、十香园以及二居的取材到艺术语言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史学意义,并可作为十香园在岭南文化地位中至为重要的依托。
十香园是晚清广东著名画家居巢、居廉的故居及作画之所,因院落里曾植有素馨、茉莉、夜合、小含笑、金粟兰、米兰、夜来香、桂花、月季、指甲花等十种香花,故名“十香园”。居廉在此设帐授徒,培养了一批近代美术人才,因此“十香园”又被誉为“岭南画派”的摇篮。十香园纪念馆依托“十香园”成立,现分为遗址区域和美术展览区域,总占地面积为3879平方米,是海珠区的十大新名片之一和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