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讯 » 艺术生活 » 正文

外科医生收藏500盏油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12  浏览次数:457
 经过20多年的收藏生涯,吴世友的藏灯已超过500盏,藏品迅速升值。近日,一位外地富商来参观了他的藏品,对“元末青花跪人执盘烛台”产生兴趣,开出40万的天价。这盏烛台是吴世友20年前,以100元左右的价格从重庆艺术馆前的摊贩手上得来。
100元买来烛台40万元都不卖

 因一段特殊的经历,重庆老知青医生吴世友爱上了以油灯为主的老灯具收藏。数十年里攒下的500余盏老灯具,被他视如神灯般珍贵。在他家中,数百盏横跨汉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的古灯,被精心供养着。 

 吴世友说,他曾拒绝40万元一盏灯的天价收购,只为留住心中所爱;一盏灯有一段故事,与灯对坐,犹如与古人对话。

 一盏灯 

 一段史

唐代以前的灯身体矮小,由于人们习惯席地而坐,灯座不需太高。宋代灯,以素雅为美,设计上以单色朴素为特点。 

 省油灯,有科技含量,是在夹层中加水控制油温,降低油料挥发速度,能省油25%-30%,环保节能。

 巡城灯,全封闭式,顶部有气流导向孔,保证更夫或守城将士巡城时灯火旺盛,也叫气死风。 

 巡道灯,民国时期铁道工人使用的。

 竹灯,大巴山农民用竹制作,以柏油为燃料。 

 油灯伴高考

 老知青迷上灯具收藏 

 吴世友是重庆市中山医院的一名主任医师,这个让很多人羡慕的职业,却常常成为他用以自嘲的话题。他说,自己从小喜爱绘画,最初的梦想是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成为一名画家。

 老天似乎给他开了个大玩笑1977年,知青吴世友参加文革后首次高考,报考的是四川美术学院,却被一家医学院录取了。正是这次高考经历,让他与油灯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世友回忆,在“出门一把火,进门一盏灯”的农村备考时,油灯是他最为倚重的伙伴。每晚,他都要在昏黄的油灯下复习功课练习作画。

 “在农村待过的人都知道,灰墙土瓦房里,一盏油灯的光亮是多么有限。”吴世友说,每晚作画时,为了让灯火同时照亮画纸与临摹物,他必须绞尽脑汁,用很多办法借光,甚至动手改装油灯。 

 医学院毕业后的1987年某天,他无意中在收藏品市场看到一盏漂亮的宋代绿釉高足灯,长期以来的油灯情结瞬间被激发,掏了10元钱买下这盏灯,从此开始了他对油灯20多年的痴迷。

 直至今日,吴世友还常常会拿出第一件藏品来夸耀:“玳瑁色光斑是长期使用留下的痕迹,这在我收藏的灯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体现古人环保节能思想

 “灯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吴世友说,精美灯具多限于皇家贵胄使用。他所藏的灯具,绝大部分属民间灯具。“民用灯具虽然身份不高贵,但正因如此,它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行业的特点或是一些中国人点滴小智慧。” 

 从时间上说,唐代以前的灯往往身材矮小,原因是没有座椅,人们席地而坐,所以灯座不需太高,以便为坐在地上的人照明。宋代以素雅为美,在灯具设计上以单色朴素为特点,宋代官窑也多以制作单色陶器为主。清代的灯具,明显地显示出五颜六色,设计复杂的特色。

 灯具还能体现古代国人的智慧最著名的莫过于省油灯,它早已成为俚语,“不是省油灯”形容人麻烦多事刻薄。在当时,省油灯的科技含量不低,原理是在夹层中加水,控制油温,降低油料挥发速度,能省油25%-30%,起到环保节能作用。 

 吴世友藏有多盏省油灯,最为精美的是“堆塑黑釉窑变省油灯”,虽然省油原理与普通省油灯有所不同,但三只老鼠偷油的生动画面让人忍俊不禁。

 宋代的巡城灯,也是他最喜欢的灯具之一。这款灯形如一个大面具,顶部设计有气流导向孔,保证灯火旺盛。由于南方多雨多雾气候,在更夫或守城将士巡城时,纸质灯笼容易被淋湿或吹灭,所以便有了这款全封闭式的油灯。明清小说中,将此灯叫做“气死风”。 

 吴世友说,巡城灯他本人只见过这一盏,重庆市警察博物馆还特地向他要去了灯的照片,以供收藏。

 在吴世友的收藏中,还有不少近现代的灯。比如民国时期铁道工人使用的巡道灯,从国外传来的煤气灯,也有大巴山农民用竹制作,以柏油为燃料的竹灯。 

 拒绝40万天价求购

 对他来说灯是非卖品 

 把玩收藏油灯是吴世友生活中的乐事,而搜灯寻灯购灯的过程更让他乐在其中。藏灯之初,每个月工资不到100元的他,甚至会将近半的收入花费在各地的收藏品市场。

 “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一盏灯花几元钱就可买到,最贵一次用了120元,心痛的感觉现在都还记得。”吴世友说,藏灯要讲究缘分,一旦错过,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印象最深的缘分,是上世纪90年代三峡库区搬迁前夕,他治好了一名来自库区的病人。病人得知他有这个爱好,病愈回家后发动亲戚朋友翻起垃圾堆,找出了数十盏废弃的油灯,包好送给吴世友。

 “当时真为这些库区居民的质朴而感动。”吴世友从这些残灯中,找到了不少珍品。 

 “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因为奇特爱好越传越广,吴世友也曾遇到一些慕名而来的兜售者,拿着完全没有价值的赝品,跑来开天价的事情遇到好几次。

 当然,吴世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他曾收到一盏“持荷童子灯座”,初看成色判断是仿制品,一次不小心将灯摔碎。后经重庆博物馆专家鉴定,确定是晚唐时邛崃窖的作品。为此他懊悔了好几年。 

  经过20多年的收藏生涯,吴世友的藏灯已超过500盏,藏品迅速升值。近日,一位外地富商来参观了他的藏品,对“元末青花跪人执盘烛台”产生兴趣,开出40万的天价。这盏烛台是吴世友20年前,以100元左右的价格从重庆艺术馆前的摊贩手上得来。

 对于40万的天价,吴世友并不纠结。他说:“千金难买心头好,对于我,灯是非卖品。” 

 
 
[ 艺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艺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