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网(裴刚)2012年3月8日7点30,由新加坡MOCA当代艺术馆主办、林大艺术中心协办的“方力钧文献展”在新加坡MOCA当代艺术馆拉开帷幕。现场嘉宾云集。此次展览也是方力钧文献展走出国门的第一站。文献展以中英文双语呈现,呈现从1963年至今方力钧生活、创作的历程。展线以隔断的展墙拉开同一时代背景下艺术家个体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
文献展的英文部分由凯伦-史密斯主持,她认为:“方力钧文献展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体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展现,同时在反映中国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方力钧整理出自己早年习作和历年创作资料、手稿和作品图像,堪称中国职业艺术家重视文献价值的典范。他在1990年代初,就对卖出的每张绘画作品进行登记、跟踪,几乎在档案中事无巨细地记录了所有参加过的展览和所有藏家的身份资料,以备有据可查。
雅昌艺术网现场采访文献展对艺术家的意义时,方力钧讲到:“文献展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有两个线索一个是大学校园的项目已经在5所大学做过,今年计划3所大学。另外一部分是在学术机构,像MOCA美术馆这样的美术馆、机构的展览,这次在新加坡MOCA的展览把英文版的部分加进来了,虽然不是最后完成的版本,由凯伦-史密斯来主持的工作。也是向英文区推进的一个步骤,带有实验性方式。
这个世界到底需要怎样的艺术?这是一个要点。艺术创作应该是有社会意义的,和生命是有关系的。而不是仅仅是一种像花瓶一样的摆设,所以就更需要交流,艺术在每个国家的不同区域产生的意义就会不同。
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一直强调的是服从,服从民族的事业或者国家的利益,或者是公共的利益,要求我们做出牺牲。不鼓励个人坚持自己的权利,每个个体都变成了受害者,每个人都不当回事,我们没有个人的概念。每个人都太早的自己放弃了自己,如果我们抱怨这个社会或者体制太忽略我们的时候,其实是我们自己先放弃了自己。而不是社会或者体制忽略了我们。如果每个个体都很严肃的把自己当回事,记录下他的故事、感受和点点滴滴,历史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所以后来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当回事,先把自己放弃了结果会怎样?但如果我们首先把自己当回事将来会怎样?这个项目就变成了我必须做的一个事情了。如果我们十多亿人口中有8亿5亿都在认真的对待自己,而我反而会放弃这样做,因为我的个案可能就不重要了。所以就是因为这样的个案太少了,所以这个事情必须去做。”
文献展背后的故事 资料从哪里来?
随着时光的流逝,每个人回头看自己曾经的经历,都变得模糊甚而不真实起来。那么如此丰富的生活、创作的图片文献是如何走出尘封的岁月?雅昌艺术网在现场采访时,方力钧讲到:“2007年,开始我们想做文献展项目的时候,有一天,我哥哥给我带来一个破木头箱子,我一看到那个箱子就很高兴,因为那是我10几岁学画画的时候用的箱子。我哥当时并不知道我要做这个项目的事情。这个箱子打开以后里面有1000多张素描、速写、水粉,而且还有很多当时老师和同学的作品。我的同学们因为生活的变化,手里面一张自己的画都没有了。他们自己都已经有幻觉了,因为没有任何实物可以证明他曾经做过这个事情。这时候我从这个箱子里面拿出一部分还给他们,把他们从这个幻觉里面解放出来。
紧跟着,我的同学杨茂源来我工作室说‘老方,发现了你一卷画’。然后,我一打开发现全是我大学时候和刚到圆明园时期的几十幅作品。油画有20多张,还有大量的素描。我很感动,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就夸杨茂源人太好了,杨茂源就说这不是我的功劳,这是萧昱的功劳。后来我就问萧昱,萧昱就说这是杨茂源找到的。我找到他们两个一起问的时候,他们也是不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批画是怎么找到的。
周围的朋友们有为自己之前送出去的一张小画,挣得不得了,自己受伤害的不得了。他们愿意花大价钱从对方手里买回来,但是对方就因为多一点少一点钱不卖。他们听到我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觉简直就是天方夜谭。07年是市场最好的时候,给我拿回来那麽多的作品,他们甚至都没有说要留一张挂在家里做纪念。
这个文献展还有一张我在美院的时候做的木刻作品,有一天,我打开一个信封里面是当时上学的时候,徐冰老师推荐我在一个杂志上发表作品的一封信,那时候贪玩,就没有拿着这封信去找杂志社的人。这里面还有那幅木刻作品的复印件,我当时想那时侯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刻出来,现在要做展览只能展出复印件,太惨了!第二天,我中专的朋友知道我做文献展的事情,就说‘力钧,我家里还有一张你送我的木刻挂家里没用,你要不要啊?要我给你拿回来。’过了几天我的这个同学就拿过来了,还就是那个复印件的原作。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发生了。”
此次展览将系统化的选出艺术家在不同阶段学习积累和创作实践等一系列关键资料,用以深刻反映出巨大时代变迁下的中国对于个人生存的特殊影响,和特定历史环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展览将通过艺术家的草图、笔记等来呈现他在时间中积淀的冥冥所思和异乎寻常的饱满创造力,通过这些“创作档案”我们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透视艺术家所处的特定时代以及对特定时代的价值判断和思想境遇。
在一年四季温暖湿润如夏的新加坡,建在半山的MOCA当代艺术馆掩映在高大的绿色植被中,展览将持续到4月30日。
MOCA当代艺术馆夜间开幕酒会准备 摄影:裴刚
夜间开幕酒会现场 摄影:裴刚
在这面展墙的众多肖像中可以找到艺术圈里熟悉的面孔 摄影:裴刚
艺术家俸正杰(左二)带着儿子参加展览开幕、艺术赞助人谭国斌(右二)也来到开幕现场 摄影:裴刚
在这面展墙的众多肖像中可以找到艺术圈里熟悉的面孔 摄影:裴刚
艺术家俸正杰(左二)带着儿子参加展览开幕、艺术赞助人谭国斌(右二)也来到开幕现场 摄影:裴刚
展览中的作品图片依然可以唤起对青春岁月的记忆 摄影:裴刚
来到展览现场的艺术拥趸们 摄影:裴刚
方力钧在新闻发布会上致辞 摄影:裴刚
方力钧作品中经常出现耐人寻味的人物背影 摄影: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