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举行的2010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4个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有了初稿,相关配套也有了初步意见。市政府还将“文化惠民”工程列入2011年十件实事,并将投入5。19亿元让老百姓享受“文化大餐”。
印刷工业总产值去年达293亿元
陈志伟介绍了去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情况。如全市共建成图书馆分馆48家,建成图书馆基层服务点127个。东莞已成为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试点城市,莞城、虎门、麻涌、塘厦、常平等5个镇(街)成为试点单位。全市还建成了509家农家书屋,整体覆盖率达到91%。
陈志伟说,去年东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新增印刷企业234家,“三来一补”印刷企业转型为外商独资企业31家,印刷工业总产值293亿元;与天成动漫等8家企业建立版权业务定期指导机制,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全年共受理著作权登记申请235项;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50万户,全市电影票房收入达1。17亿元;歌舞娱乐场所超过420家,整个娱乐行业资产总额突破22。4亿元。
此外,东莞市创意产业中心园区、松山湖创意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目前两个园区入驻企业数量分别达到45家和30家,文化园区的聚集带动作用逐渐明显。永正图书出版书籍37种,东莞成功实现从“销售图书”向“创造图书”的升级转变。
拟申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目前,四个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有了初稿,相关配套也有了初步意见。春节过后,全市将召开文化工作会议,部署今年的文化名城建设工作。
陈志伟19日告诫全市文广系统的负责人,文化名城建设应形成共识,虽然文化新城建设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还是要有调整的思想准备,要改革创新,不能再依靠过去的方法和思路。“东莞人最看重实际行动,不根据形势调整思路,说得再好听、写得再好看也没用,也不能把文化名城建好。”陈志伟说。
另据介绍,东莞今年还准备申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争取在2012年能申报成功。
省“一级文化站”力争升级“特级文化站”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2011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市政府决定今年投入5。19亿元,实现全市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实现全市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达到“五个有”的标准;实现全市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组织“百场培训、千场演出、万场电影”到村(社区)、到企业。
据陈志伟介绍,目前,全市只有茶山、洪梅、沙田、谢岗4个镇是省“一级文化站”。茶山镇计划投入3500万元,沙田镇计划投入1000万元,谢岗镇计划投入500万元,洪梅镇计划投入1000万元,以达到省“特级文化站”标准。
“五个有”是指有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个村(社区)图书室(图书馆服务点)或农家书屋、有一个文体广场、有一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或公共电子阅览室、有一批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目前,全市还有210个村(社区)还没有达到“五个有”标准。要达到“五个有”的标准,一个村社区需基本建设费200万元,合计为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