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 » 名家访谈 » 正文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实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3  浏览次数:1245
王正升,字尚斋,号骞丘,丹青居士,1950年生于天津市,69年下乡河北省衡水,1985年曾任河北省衡水市书法协会秘书长,书法作品1987年入选中国书协推荐日本鸟取县展出,86、87年连续获得河北省书法作品优秀创作奖,89年录入《中国书法名人大辞典》、《中国青年书法名人辞典》,现任新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津国风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嘉宾:王正升,书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内画艺术中心研究员,天津华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现任新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津书协会员。

    经历困苦得到磨炼是种财富

  [中国网·滨海高新]: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天津书法家王正升老师,王老师,您好!

  [王正升]:你好!

[中国网·滨海高新]:请问您是如何走上艺术道路的?

       [王正升]:我是从小受到家庭教育熏陶喜欢上书画的。家父和我兄长均独钟丹青,喜收藏。在我6、7岁的时候,父亲给我找了一位老师,教我从柳体入手学习书法,而关于绘画呢,过去有一位老民间画家,由于生活拮据,为了养家糊口,以卖画为生,有时他也画一些脸京剧谱面具,所以我一边帮助他画京剧脸谱,一边学习白描,就从这开始打下了国画基础。上了小学以后,我的语文老师也酷爱书法,他宗柳公权,看到我在书法方面有特长,对我重点培养,所以在上小学期间,为我学习书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初中毕业以后就赶上丙丁浩劫,这场革命对于国家、对于民族来讲是一场灾难,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之所以说它是个机会,是因为在那段期间我在学校经常抄写大字报,一年多的时间里甚至不分白昼的写。1969年,我就下乡了,当时农村还在“文革”运动之中,那个时候我就负责在农村的所有墙壁上书写口号、绘制漫画,所以下乡这段期间,生活虽苦,我也没有间断书法和绘画的学习。

      [中国网·滨海高新]:下乡以后,您又是怎样从事书法的呢?

      [王正升]: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是禁锢不住的,所以我在1971年选调以后,到了工厂,有这方面爱好的人就悄悄地聚在一起。我们所在的河北省衡水地区有一个宝云塔,于是我们十几个人就借着这个宝云塔的名字成立了一个宝云书画社。当时宝云社的成员对于我书法绘画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比如内画大师王习三,习三老师被遣送回乡,国画大师关山月的侄子关青山,设计大师于鸿惠(右派),天津美院毕业的王学明老师,还有我的好朋友尹海金,田茂怀,段秀苍,乔晓光等等,他们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现在也都得到了应有的位置。那个时候我就有机会经常和他们在一起切磋绘画书法技艺,对于我来说那真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宝云书画社对我来说是一个艺术摇篮。这些人即是良师又是益友,他们对我的艺术素养,文学修养的培养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八十年代以后,迎来了艺术上的春天,各种艺术协会应运而生,衡水市成立美协、书协,我为书协的秘书长,开始做这方面的具体工作。我在衡水的这20年里对我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值得怀念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机会,所以对我的帮助也是相当大的,包括我在担任书协秘书长期间经常接触各个省、市的书协同道的,办班讲学,举办展览等活动。研讨交流,那时候风气是非常好的,大家基本上都是心无杂念,单纯为了对书画的热爱而从事这项工作。1991年我调回天津,调回天津之前,我就感觉到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一切“向钱看”成为各行各业的“座右铭”,文艺界应该是一片净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风日趋浮燥“名”“利”风盛,那么画家们的水平就良莠不齐了。所以1991年我回到天津以后,开始拜访我心仪的艺术界造诣高深的老师们,潜心的真正学一点儿东西。我当时觉得天津书画界传统的氛围特别浓重,这一点很对我胃口,所以从九十年代一直到现在,我就跟这些书画界的老前辈们,尤其是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的,接触得多一些。2005年我拜到了张牧石老先生的门下。跟张牧老学习诗词歌赋及传统文化,真正意义的文人雅士,现在已经不是很多了,书画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形式,是文人必备的素质,这方面我特别赞赏老先生的观点,他说:“过去我们就把写字画画作为一种副业,我的主业是做学问,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这一点也是我们书画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书画行业应该是个苦行僧的行业,一旦将书画与金钱挂钩,这门艺术就要变质了,所以多年来我一直以丹青为伴,每天都忘不掉它,在我最苦恼的时候,给我精神上的大力支持。所以多年来,在书画方面,我把自己定位为“好事者”,就是一种钟情与享受。

  [中国网·滨海高新]:讲到书画,您更多的提到的是在那个年代书画带给您的精神上的愉悦,而在国家的变革时期,困苦的经历也一定是不可避免的,是这样吧?

  [王正升]:对。经历困苦,得到磨炼,也是财富。我始终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时时不忘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下乡的时候非常苦,但是自从我有了这么一个书画爱好以后,我就把这个东西填补在我的精神里面,在精神世界里,我每天拿起笔,闻到醉人的墨香,我感受到真实的惬意。

  [中国网·滨海高新]:书画在那个年代给了您精神上的支撑,那么有了今天的成绩,您觉得是天资更重要一些,还是勤奋更重要一些?

  [王正升]:天分很重要,我认为搞艺术的人天赋非常非常重要,但是你有很好的天分,没有扎实的基础,不付出很多辛苦就不能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二者相辅相成。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在书法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近影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近影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作品欣赏

·高清图:著名书画家王正升作品欣赏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个人的笔墨语言必须有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认为所谓 “天分”在艺术家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王正升]:中国书画史上群星灿烂,流派纷乱,各有千秋。“天分”在他们作品里都有强烈体现。同时经历处境心态等因素也至关重要。这就看如何取舍了。 中国艺术门类繁多,尤其是戏曲,喜欢京剧的人不少,同是一个行当,流派很多,老生有四大须生,旦角有四大名旦,同出一理,我认为艺术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讲的是艺术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针对于画家个人是不是也应该广泛涉猎?

  [王正升]:其一,中国传统的东西博大精深,太浩瀚了,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生就这几十年,你不可能把自己所有喜欢的东西都学到手。其二,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我觉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体现自己的真情,人要真实,艺术也要真实,所以在艺术上,我个人的观点是:你可以博采众长,但是最终要形成你自己的个人的风格,必须有个人的笔墨语言,这样别人才能见到你的作品就能品味到你的精神内涵。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有很多成册的作品,这是您平时的练习吗?

  [王正升]:这些可以说是我的作业。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文字以后,文字就有了演变、进化的过程,我想把它从历史上认认真真地梳理一遍,从甲骨文到篆书是怎么发展的,从篆书到隶书是怎么发展的,等等等等,重温一下文字的发展历程,这个感觉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网·滨海高新]:研究文字的延边发展是不是同样重要?

  [王正升]:对,这是一个大学问。偏好写一些行草,那是我的兴趣,可是这个东西就好像写意一样,有时候画画也是,画一个竹子,三下两下,画一个兰草;三笔两抹,看似简单,实际上背后的积累十分关键,要经过白描、写生、临摹,到你的笔下形成你个人的东西,我画一个竹子,究竟想把这个竹子表现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都要胸有成竹。有人说“画品如人品,字如其人”,作者综合的素质会体现在一件作品中。为什么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呢,就是说这些素质要融为一体,构成精神与情感的语言。文人画,其实画面很简单,看似简单,但是能精炼到什么程度呢,多一笔就是累赘,少一笔就不成画。诗书画印为什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呢,字要好,画要好,学问要好,篆刻要好,这就是一个文人的综合素质,这就是我们现代的艺术家所欠缺的,这个现象比较严重,我们社会强调综合素质,艺术作品更要有所体现,只有提高了综合素质才能取得很好的艺术上的成绩。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近影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与作家王富杰、《天津日报》记者路光祖在中国网·滨海高新网站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与作家王富杰(左)、《天津日报》记者路光祖(右)在中国网·滨海高新网站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学艺要有非常强的综合能力

    [中国网·滨海高新]:我们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追求“文以载道”,那么您想要通过您的书法传达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王正升]:“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但它却确确实实存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各人理解不同,艺术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风格,处理作品的方法也是不同的。过去有人讲“人书俱老”,比如齐白石,他刚开始创作的时候,作品非常精细,功力深厚,还有一些书法大家也是这样,到了一定阶段以后,他要放开这些,将自己的东西揉进去,所以齐白石到60岁开始变法,作品开始返璞归真了,从有法到无法,实际上这些东西跟我们传统的,尤其是儒家与老庄的一些观点都很有渊源,先贤们早就把这些道理说得很清楚了,不同就在于人们能悟到哪种境界,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却是很难修炼到的一定的艺术境界。包括我们高僧大德李叔同,他的书法很好,绘画也很好,多才多艺,他后期的作品,每个字都是很难连在一起的,一笔一笔都是独立的,像小孩子的字体,他为什么年轻的时候写字非常好,年老了把字写成这样了呢?就是因为他修炼到了一定程度,是一种心理的体现,都放下了,无所谓了,达到无我的境界了。而青年人过早的进入这个阶段,追求似与不似之间,我觉得是不适合的,这违反艺术的规律。

  [中国网·滨海高新]:按您的说法,是不是每个艺术家都有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

  [王正升]:对,应该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包括人生也是这样,为什么我们的长辈年老了以后被我们称作“老小孩儿”,像是回到了儿童时期,就是因为人生注定要有这样一个过程。有些人把艺术说得很神秘,搞的很神秘,实际上就是师法自然,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包括我们人类创造的文字,也是从大自然中发现的,从结绳记事到象形文字,再到现在,我们的科技越发达、经济越突飞猛进,从艺术的角度讲未必是件好事儿。书法、国画、京剧都是我们传统的文化,试想一下,若干年以后,书法被打字机取代、国画被动漫取代、京剧被话剧取代,这是很可拍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喜欢这些东西,一定要潜下心来,心无旁骛,做一点儿学问。而现今社会很矛盾的现实是,社会对一个人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不是他的才学,而是财富。

  [中国网·滨海高新]:就像你所说的,艺术不应该“本末倒置”。

  [王正升]:真是不能本末倒置。就比如说我们搞出版的,过去一家报社或出版社的总编很重要,总编的名气和报纸及书的发行量是成正比的,读者重视的是总编的工作能力,其他出版物也是一样的,读者关注的是哪家出版社出的,哪个作者出的,关注的是一个人,这个人具有指导的意义,是可以使人受益的,所以现代人也应该在各个方面踏踏实实的多作学问,提升自己的品味。现在的各行各业也是一样,拼来拼去还是拼文化,梅兰芳唱得好,比梅兰芳唱得好的有的是,可是比梅兰芳的综合能力,没有人能比得了,所以梅兰芳就是一个领军人物,就是泰斗,就是大师。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对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是如何理解的呢?

  [王正升]:创新,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没有传统,何谈创新呢。一个艺术家的变法,就像人生一样,人生也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必须按部就班去完成的,古人讲“藏,修息,游”就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我想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无外乎是这么一个过程,倘若哪个过程颠倒了,你还要重新返回来,艺术本身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你超越不了它的轨道,除非你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跳脱出来,但是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九人跳不出来,一人跳出来,他一定是具有非常强的综合能力,这是无疑的,日本的书家柴田木石讲过“学书者多如牛毛,成器者稀如麟角。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与王正升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与王正升在一起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近影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琴棋书画之间互相可以借鉴

  [中国网·滨海高新]:一位艺术家留在历史长河中的只是一点,那么您觉得您个人在艺术上所擅长的是什么呢?

  [王正升]: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我也想在艺术的长河中留下一点儿痕迹,很难,确确实实很难,。历史上的一些大家,我举一个例子,朱耷,号八大山人,在中国画当中那算是一个领军人物,西方抽象派的泰斗毕加索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过去我们讲抽象画是舶来之品,为什么他已经站在那么高的高度了,反过来审视中国画的时候发现了八大,因为抽象画的起源在中国,是在朱耷手下创造出来的那么一种艺术形式。他为什么能够受到那么高的评价,实际上大家对八大的东西褒贬不一,有的人称其作品是很伟大的作品,有的人说他的东西什么都不是。看一个人的作品,首先要研究这个人,朱耷的一生是非常清苦的一生,因为他是明朝皇室的后裔,明朝被清朝推翻以后,他家都没有了,国都没有了,他愤世啊,于是出家当和尚,甘受清贫,并且过着非常颠沛流离的生活,物质上清贫,精神上更加痛苦,他承载着不该他承载的东西,在这种境况下,他的作品不可能像正常人的作品那样平和安逸。由于特殊身世,特殊地位,他以苦涩的笔触无望的心态舒写自己内心的情感。

  [中国网·滨海高新]:想要自己的作品有个人风貌,您还在哪些方面下了功夫呢?

  [王正升]:就是读书。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么对于艺术的其他门类,一定也要研究,包括绘画,书法,戏剧,过去讲琴棋书画,互相之间都是可以借鉴的。

  [中国网·滨海高新]:内画也是您的艺术爱好之一吗?

  [王正升]:内画的历史不长,也就二百多年的时间,从清朝中期开始,相传有个穷秀才,好吸鼻烟,他穷困潦倒,到最后把鼻烟壶里的碎末也倒没了,就找来竹棍儿刮瓶壁上的鼻烟,刮后瓶壁上落下的笔痕让他突发奇想,是不是能在这里面画些东西,这是内画的雏形。到了清代中晚期的时候,内画就变成了一种奢侈品,皇上喜欢的,大臣们上行下效,鼻烟壶就传播开来了,内画也就从那时开始应运而生。那时的内画没有专用的笔,就用竹棍儿蘸点儿墨去画,画出的东西造型并不是那么的准确,但是那种古朴,意境独具一格。而到王习三这儿,他发明了一种内画笔,工具水平的提高也使内画的水平马上提升了一大步;现在,内画的手法已经很多了。我以前觉得在那么小的一个鼻烟壶里作画,并且惟妙惟肖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我就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尝试着去画,其实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只是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在内画方面,实际上我就是一个票友,我一直把画鼻烟壶作为个人的爱好而已,我和习三老师亦师亦友,过去这门艺术传男不传女。我只是把内画当作一种爱好,让我没有压力,我甚至可以一年出一个作品,尽情的表现我所要表现的内容。1989年我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内画艺术中心研究员。

  [中国网·滨海高新]:在小小的容器里作画,是不是更考验一个画家的水平呢?

  [王正升]:初学者觉得这个很难,画鼻烟壶不允许你有失误,不能改动,改动了就模糊了,所以就要求造型一定要准确,把大画缩成比例小的画就是一个过程,并不怎么神秘,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有志者事竟成,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王正升在作画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王正升近影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王正升绘画作品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搞艺术沾上江湖气挺悲哀

  [中国网·滨海高新]:除了书法、内画,您也创作山水画,这也是您的爱好吗?

  [王正升]:画了一段时间鼻烟壶以后,我就怕它影响我其他门类的创作,因为鼻烟壶一定要精细、一丝不苟、笔笔到位,可是搞书法、搞写意画却恰恰相反,如果把画鼻烟壶的东西呈现在纸上,那可就不行了,匠气的不得了。所以对内画、写意画、书法的学习对我是非常有好处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当你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也一定要本着一个中庸的心态去创作,所以这句话集中概括了艺术创作的一个过程。

  [中国网·滨海高新]:拾趣斋是您经常创作的场所吗?

[王正升]:拾趣斋里有那么几个老先生,平均年龄都在80左右,都是天津文化界水平比较高的艺术家,退休以后几个人搞了这么一个小社团、小组织,定期活动,谈天说地,虽然年龄和老先生有些差距,但有些观点我和他们还是比较接近的,所以经常跟他们进行艺术交流,我个人呢,2005年建了一个国风堂,国风堂建立的初衷就是想给艺术家、热爱艺术的人搭建一个平台,展示、交流、研讨。举办过《赵半知先生遗作展》《刘阴祥大写意小品展》《天津建卫60年妇女书画展》《胡疏中父女书法展》《齐仁译书画展》等。接待全国各地书画同道,天津名家王学仲、张牧石、何家英、霍春阳、陈冬至、贾广健、吕云所、张德育、刘光启、韩家祥、王振德、王明亮、唐云来、况瑞峰、王千等,还有众多中青年画家及爱好者,受益匪浅。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对自己未来有什么样的目标,想达到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王正升]:想法有,无论是从书法方面,还是从绘画方面,都希望自己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不好说我想达到一个什么艺术高度,那就随缘吧,还是以兴趣为主。

  [中国网·滨海高新]:近期还有什么样的创作或者展出的打算吗?

  [王正升]:展出我暂时不想。我觉得自己还不具备条件,还需努力提高艺术水平。我觉得做一个展览一定要给人一些启迪,对观众要有用才行,不能使观众走马观花,看完之后似曾相识。一定要有几幅作品使观众驻足,无论评价是好是坏都是成功的。也许某一天我想展示我一生孜孜以求的东西,求得同道们的认可。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认为现代社会对于艺术家的极度追捧,是利还是弊呢?

  [王正升]:实际上,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当欣赏一件作品的时候,有个别观众不是用眼睛看,用心去体会,而是有耳朵听,这件作品一平尺值多少钱,为什么现在出不来大家了,就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所谓“大家”、“大师”,现在随便冠以这些称号是害人的,有些大师从来没认为自己是大师,后人冠以大师大家, 大师的作品是经得住时间考验,搞艺术的人沾有江湖气,这是挺悲哀的一件事。

  [中国网·滨海高新]:那么您对青年人学习书法、绘画有什么样好的建议?

  [王正升]:这一点很关键。你学这个东西一定是因为喜欢,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求,只有喜爱才能从中发挥你的智慧和才能,在这个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该走的路一定得走,通过努力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再通过老师指点才会有很大提升。现在有些误区是孩子一学书画首先就奔写意、就奔行草,这是不可取的,一定要把基本功打扎实,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培养兴趣很重要,“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中国网·滨海高新]:非常感谢您的做客,感谢您与我们分享多年来对艺术的体会。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主持人:张鸾、文字统筹:王富杰 国家一级作家、图片编辑:张莹)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近影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近影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近影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近影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王正升书法作品

 

著名书画家王正升作品欣赏

·高清图:著名书画家王正升作品欣赏

 
 
[ 名家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名家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