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广州人骄傲的文化公园,承载了广州人不少重要的记忆火花。它从上世纪50年代修建至今走过了一段灿烂辉煌的历史,一度是广州人的至爱。在大跃进火红的年代以及十年动乱后单调乏味的日子,它尽了最大的努力,带给这个城市最单纯的快乐和笑声。而那一天走过,心里为之一沉。今日的文化公园看上去像一个未老先衰的妇人,一脸的憔悴和疲惫,曾经的端庄曾经的秀美正在萎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部,地处市中心,南部距珠江前航道仅100米,北部与杉木栏路、十三行路相接的文化公园,东部为广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人民南路,西部为康王南路和镇安路,早年是广州人喜欢去娱乐和消遣的地方。记忆中公园里的中心台是最热闹的地方,每天晚上那里总是夜夜笙歌,弦乐阵阵。那个时候常在那里唱响的大多都是一些老广州人耳熟能详的经典粤曲小调,诸如《双星恨》、《分飞燕》、《帝女花》、《平湖秋月》、《禅院钟声》等等。久而久之,中心台就成了广东戏曲表演的大舞台。喜欢粤曲和广东小调的人,几乎每天晚上早早就去那里“占位子”,风雨无阻。当时中心台的观众席都是露天的,碰到下雨天,自然扫兴得很。后来才在舞台前排的位置上盖起了遮雨的棚顶。我们家的80后蹒跚学步时没少去公园,那些粤剧经典曲调和广东小调,给她留下了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以至长大后每次听见那似曾相识的曲调,都会脱口喊道:文化公园歌!在她的印象中,粤曲和小调就是文化公园的歌,而文化公园里的歌也就是粤曲和小调。
毫无疑义,中心台是文化公园最大的特色和最响亮的招牌。除此,最红火的是一年一度的菊花展览和迎春灯展。每到那光景,整个文化公园就是花的海洋和灯的璀璨。公园处处以花作画,以花造型,赤橙黄绿青蓝紫,朵朵鲜花摆设或似小桥流水般亭亭玉立,或像十二生肖精灵般生猛活泼。大年前的灯展,更是以满眼闪烁荧光,寓意着吉祥如意以及人们对来年的祈福。凡此种种,惹得百姓流连忘返,纷纷驻足欣赏,不少人还拿出当时较为矜贵的120型黑白照相机在花海前拍照留念。当年留给孩子们“最好玩”的是水产馆,小小学童经常是三五成群地久久站在透明的水缸前,看着一条条罕见的海底动物摇曳着大尾巴游摆着,犹如漂到海底深处般的梦幻。而男人们则喜欢泡在露天棋坛那里,花上几个小时时间,看着自己心目中的大师在大型棋盘中运筹帷幄,虎狮较量。而不懂事的孩子们却对那个悬挂着的棋盘和用人工操作的大棋子特别好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元旦前后,“五羊杯”都如约与棋迷见面,中心台现场挂起大棋盘高声唱棋、台下观众人山人海观摩讨论,成为文化公园——岭南象棋文化的一大景观,也催生了一代广州棋王杨官璘。
据载,文化公园的前身是1951年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会,后称岭南文物宫。1956年正式更名为广州文化公园,是全国最早以文化为主题和命名的公园。当年曾有毛泽东、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前来广州文化公园参观,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为之题词。从前曾享有“闹市中的绿洲”和“广州文化的窗口”美誉的文化公园,几十年来以它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展现了南国文化的人文情调。而现在却是今非昔比了,一切都难以重来,一切都不可以复制。只见那些从前热闹的展馆,眼下门前清冷萧条,中心台也偃旗息鼓,昔日的棋坛和讲古处已围作工地。公园中来往人等无不行色匆匆,个个走着捷径,直奔公园东西南北的四个大门而去。如今在公园过道和石凳子上剩下的背影,大多都是垂垂老矣的老者和无聊的民工,他们晒着太阳在打发着多余的时间和精力。
流年似水,容貌在变。半个世纪过去了,广州城在变,人们的口味在变,人们的审美在变,文化公园的容貌和功能也在变。然而不管怎样变,只有越变越漂亮,越变越有风采,这才是老广州人的共同的期盼和心愿。但愿不会落空。